南昌高新区:“双减”落地开花 孩子快乐成长
春天里
草木茵茵,生机勃勃
日前
在艾溪湖管理处名都社区
20余名小学生聚在一起
在白纸风筝上
你一笔,我一画
绘出自己脑海里的美丽世界
制作完成后
在社区工作及家长们的陪伴下
孩子们来到室外放飞风筝与梦想
草长莺飞四月天
在国家“双减”政策实施第三年,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新变化。记者发现,随着区内学校“双减”特色服务不断延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名都社区刘梓睿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此次他参加手绘纸鸢活动的初衷是为了体验更丰富的课余生活,同时,减轻学习压力。“现在学校延时一般要到下午5点30分,孩子大都能利用延时课完成所有作业。回家后,孩子不仅能看会儿课外书,还能玩会儿体育运动,这样学习负担减轻了不少,现在他每天上学都很开心。”刘梓睿的爸爸说道。
像刘梓睿这样的孩子
在南昌三中高新校区还有很多
自2019年开始
南昌三中高新校区积极响应上级政策
用心开展“双减”延时特色服务
(根据学校家长反馈)
以往学生早早放学回家,孩子到家玩太久不想写作业或者玩累后作业草草了事,这让我们非常头疼;现在学校的延时课不仅能写完作业,还能有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回家后我们还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参加其他亲子活动。
在南昌高新区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孩子们
有了更多空余时间走出家门
把课外活动
当做培养兴趣爱好的成长课程
(艾溪湖管理处龙江社区)
一场“小小掌柜 交换快乐”儿童闲置物品交换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办,小掌柜们热情推销自己的产品,以物换物,交流得到了自己心仪的玩具。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航空城实验学校
老师带着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航空科创城,走向科技馆,在生动形象的实践课程中,感悟“大飞机”与科学的魅力。
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分校二部
学校开设的“泥土讲坛”,用生命唤醒生命,带领学生解读自然生长的密码;在南昌二十八中高新校区,艺术、舞蹈社团里的翩翩舞姿,打开了孩子们的兴趣之门。
南昌二中高新校区
厨艺实践课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炒菜,在生动的情景式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劳动技能。
南师附小高新校区
开设创客编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技的种子,感受编程的魅力所在,“编”织梦想,“程”就未来。
释放天性,找回兴趣
寻得“童音”
是“双减”政策实施后
孩子教育的重要任务
围绕这些内容
高新区各校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
为孩子们营造
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在社区开展托管班教育,高新区将课后服务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打造课后服务“升级版”,赋能学生成长发展。
全年累计开展托管教育活动300余场,参与学生累计7千余人。全区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96.44%以上,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占比81% ,家长满意率90%。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家长解决接送难、辅导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供稿:叶炼青
编辑:唐玉佳
审核:任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