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课程需要更新,现在还用筷子游戏太落伍了

  昨天有个孩子给我打电话倾诉,她今年初二。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每周设置一堂团体心理辅导课(课时并不能保证),但是开学也上了三次课了。

  昨天心理老师带来了一堆筷子,用游戏的形式告诉他们团结的力量。

  孩子在电话里疯狂吐槽。太老土了。感觉心理老师就是耽误她自己的时间和所有班里同学的时间。

  

  不要惊讶于这个孩子的吐槽。

  现在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普遍比我们那时接触的世界要广阔。而且在他们私密的小圈子里,涉及到心理层面的问题非常多。他们也会利用自己身边的电子工具来进行检索,更会在网络里寻找自己的同类。

  这其实是给我们驻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课件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不能紧跟时事。不能从课题内容上和孩子们达成一种思想共识,那真的是浪费时间。(以前校内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出现问题是校内领导责任,如果校内有了心理辅导老师。以后出了问题怎么算?其实驻校心理辅导老师是有非常大的责任和压力,我们的学员中,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驻校心理老师们应该精心设置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内容,以求为孩子们做到真正的心理疏导。)

  

  团体心理辅导内容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形式,因为效果非常‘短,平,快’。用同样的时间把一群拥有相同心理困境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联系,让同伴之间互相为参照物来进行心理救赎的一个过程。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残联每次举办的成功经验分享会。(各地对于会议名称各不相同)看着和自己一样有身体残缺的伙伴,讲述怎么努力然后获得认可的过程。对参加分享会的其他人是有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的。

  学校也是非常适用于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

  只是个别老师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需要更新一下。也希望更多心理老师能沉下心和孩子们去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我们目前收集上来的一些信息也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重视起来,特别是心理辅导老师,能针对课题设计合适的课堂内容。

  一、厌学情绪:学习真的有用吗?

  例:以正反方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自由讨论。然后让孩子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写在黑板上。

  然后让孩子们自己说,自己为了爱好和兴趣做了哪些努力的事情。(我们的一个孩子分享了自己玩‘吃鸡’游戏,怎么看攻略怎么看视频教程,怎么自己练手感。现在是什么星什么级别)

  从孩子们自己的成功经验中肯定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引入接受学校基础教育的作用(知名主播的学历列表)。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直需要拥有学习的态度

  最后分析孩子们为什么心理排斥学习,因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产生了畏惧的心理。然后让同学们互相分享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

  (此课程包含3个课时,所以仅以案例形式抛砖引玉。在校内的有限课时内,心理辅导老师还是需要再精简再重新设置游戏和交流环节的。)

  

  二、学校适应问题:我很想念以前的同学,想回到以前的学校(初一新生的环境适应问题普见)

  三、青春期问题:

  容貌焦虑,爱恋焦虑,身体变化的焦虑等

  四、学校人际关系问题

  同学之间怎么相处,我为什么害怕老师等问题

  

  五、情绪调节问题

  六、偏差行为的互相纠错

  现在小学孩子们的聊天群中,关于抑郁,烦躁,想死的词语是非常频繁的,因为网络信息的侵袭,很多负面的信息在孩子们中传播的反而速度更快。因为所处青春期又更不愿意同父母进行交流(有的父母也不关注)所以,在抵御负面情绪方面,和负面情绪引发的认知偏差方面要着重加强。

  七、网络安全教育

  最近网上又开始大范围渲染,青少年走失案,案件多为14岁以上青少年。对于案件我们不多做置评。但是还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明白网络的危险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