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重温一位智者的良言:精神饥荒中的青年,知识越多,痛苦越甚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这一代的青年,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虽然享有繁荣的物质生活,却每每陷入工作上的“忙”,情绪上的“烦”,精神上的“丧”,由此面临无限的焦虑、迷茫和失望。

  当我们放宽历史的眼界,就会发现,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位智者就曾经把这样的现象总结为“精神饥荒”,他谆谆教导那一代“新新青年”:“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

  当时深受其影响的“新新青年”,就包括梁漱溟、钱穆、贺麟、唐君毅、周恩来、梁实秋、徐志摩、张荫麟、周传儒、吴其昌、陆侃如、刘节等等等等。他们都受到这位智者的感染:

  现在这种教育一时又改革不来,我们可爱的青年,除了他更没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想方法自救,没有人能救你呀!

  这位智者,就是中国近代史上不世出的思想者梁启超。

  近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全面收集了1914-1927年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三十场讲演:关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成长。并加前言、导读、题解、简注。梳理脉络,详解背景,深度关联历史与当下。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梁启超的声音跨越了一百年,如今听来格外温暖、振聋发聩。

  

  没有精神生活的人

  知识愈多,痛苦愈甚

  来源 | 上海古籍出版社

  01

  两种新文化,北大与清华

  梁启超二十来岁追随康有为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继续办报纸搞宣传,联络海外华人,声名超过了其师。当时与之齐名的还有一位太炎先生(1869年生)。

  

  章太炎先生

  青年章太炎之所以亲近康梁,是由于双方变法图存的目标一致。章梁在二十世纪初引进西学、宣传新思想方面形成合力,引领时代潮流,而在此风气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即为80后“新青年”,章梁则同为实至名归的青年导师。

  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通过深入反思,认识到个人修养是一切行动的根本,为政者如若缺少自我修养工夫,则内心无主宰,行动无根柢,固然不可能成功;为学者如无修身工夫,则知识愈多,恰为作恶的工具。

  1903年梁启超游历北美,所见所闻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偏重知识科技、轻视内在德性修养是现代性的弊病,必须及早修正。此后他将传统的德性修养与吸收现代科学和政治成果相结合,一面提倡修身之学,一面增进现代常识。此为梁启超的“晚年定论”。

  

  梁启超先生

  奇怪的是,以此为分水岭,梁启超在青年中的影响却迅速回落;与之对照,此时章太炎因为激烈鼓吹反满革命被投进监狱,声名大噪,而其同时期出版的《訄书》重订本中,新增有《订孔》一篇,矛头直指孔子,乃至称为“支那之祸本”。

  1906年,章太炎刑满出狱,到日本主持《民报》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对垒,很快《新民丛报》就停刊了。此后的章太炎一身独任革命先驱和青年导师二职,后来《新青年》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及“五四运动”积极参与者,包括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沈士远、沈兼士、朱希祖等(除后两位是70末,其余都是80后),都是章太炎在日本的入室弟子。

  章梁曾经合力引领了一个时代“新青年”的出现。当梁启超看到其中的偏差,力图修正时,却发现“新青年”们已经羽翼丰满,走上了反传统的道路。

  

  《青年杂志》创刊号

  换言之,广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从清末以来,因时代环境的巨变而兴起的文化更新运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条路径:

  一是强调中西或古今的对立,以传统文化为现代化的障碍,这是以章太炎为前导,《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所谓“一校一刊”)团体为主的一派,由此发展为激进的反传统潮流,现在习称的“五四运动”即是以此为特征。

  一则以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学为本,吸收西学,促进固有文化的更新,其宗旨可概括为“返本开新”。此一路径以梁启超为代表。这种声音其实一直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只是后来被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所掩盖。

  陈丹青:《国学研究院》

  因梁启超与清华的密切关系,而其创立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为了贯彻这一路径,与北大派相对照,梁的这一派或可称为清华派。相对于激越的北大声音,梁启超为灵魂的清华之声则如清婉低回的凤鸣,透过百年历史,久而弥新。

  02

  向“新新青年”喊话

  1917年前后,梁启超看到这种倾向愈演愈烈,忧心如焚,“中国社会之坏,实由十年前之青年堕落所致”,因为“有知识之人而为恶,其流毒甚于无知识者百倍”,这种状况“五四”后到达一个顶峰:

  盖自“五四运动”以后,青年的精神,一方面大为振作,一方面也就发生弊端。

  我看二十年来的青年,一批一批的堕落下去,真正痛心得狠!

  近年来的青年,好像海潮一般,一波一波的往下底降。

  梁启超转而寄希望于更年轻的一代,越过80后直接向90后、00后“新新青年”喊话,希望为“五四”纠偏,为将来的中国文化校正方向。他重新定义新文化,提出在科学和民主之外还要加上道德自律(赛先生、德先生之外,还应有一位穆小姐)。

  

  梁启超先生

  然而此时激进反传统的大势已成,梁启超已无力回天,但是从另一层面看,正所谓功不唐捐,少数沉潜渊深者别有会心,“返本开新”之路的承继者不绝如缕:

  如梁漱溟(1893年生)自述早年深受梁启超的启发;钱穆(1895)勉励学生学习梁任公“做第一流的学问”,在香港创办的新亚书院以“为学与做人融通为一”为宗旨,与清华研究院办学理念一脉相承;贺麟(1902)亲聆且笔录了梁启超在清华的讲演,在二十年之后出版的《当代中国哲学》中盛赞梁启超“终身精神发皇,元气淋漓”“不忧不惧”,可见濡染之深;唐君毅(1909)后来走上这条道路也可说是间接受其影响。而本书中出现的其他当年听讲者的名字,如周恩来(1898)、梁实秋(1903)等,也在激进狂飙中起到重要制衡作用,在另一种意义上影响了历史进程。

  

  03

  知识焦虑救不了精神饥荒

  中国的现代化路途,兜兜转转一百年,仍然没有跳脱当年梁启超所面对的,所预见到的问题。学校成为“贩卖知识的杂货店”,做教育、做事业的缺少道德自觉,社会价值根基亟待重建。当代青年的苦闷和彷徨(空心病、丧文化的流行),不正是这些问题活生生的写照吗?

  

  在当下的年轻人中,有些人患有“空心病”,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只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对于“道德”,很多人会有一种刻板印象,其实说的就是精神生活。教育的重心完全偏于知识,社会的潮流都是拼命追求知识,青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未曾接触过丰富渊深的精神资源,从来不曾体验过真正精神生活的滋味,精神已然贫乏到饥荒,生命之流已然干涸,犹浑然不觉。其根源仍然是梁启超指出的现代化的偏差:物质生活掩盖了精神生活,知识的追求掩盖了道德的自觉。

  近来国中青年界很习闻的一句话,就是“智识饥荒”,却不晓得还有一个顶要紧的“精神饥荒”在那边。中国这种饥荒,都闹到极点,但是只要我们知道饥荒所在,自可想方法来补救;现在精神饥荒,闹到如此,而人多不自知,岂非危险?一般教导者,也不注意在这方面提倡,只天天设法怎样将知识去装青年的脑袋子,不知道精神生活完全而后多的知识才是有用。苟无精神生活的人,为社会计,为个人计,都是知识少装一点为好。因为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作歹事的本领也增多。……故谓精神生活不全,为社会,为个人,都是知识少点的为好。因此我可以说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

  

  在充满知识焦虑、“鸡娃”盛行的今天,多少人在苦苦寻求解决教育困境的出路,梁任公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振聋发聩:

  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

  至于怎样接通精神资源、丰富精神生活,乃至简捷明快的入手方法,从王阳明、曾国藩到蔡锷,以及梁任公自己数十年修养所得,具在书中。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三十场讲演:关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自救。精校整理,并加前言、导读、题解、简注;梳理脉络,详解背景,深度关联历史与当下。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严晓星:漫谈金庸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徐新对话刘成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谢辰生口述》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传奇中的大唐》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