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早期的戏剧,对于儿童的教育持怎样的观点?

  都铎早期是多种戏剧类型共存的时代,主要有人文主义实验戏剧、大学戏剧、宫廷里的儿童戏剧和流行戏剧等。

  由于所处年代的特殊性,都铎早期戏剧要么延续了中世纪道德剧的传统,要么萌发出文艺复兴世俗戏剧的人文主义气息。

  因而,也有观点认为都铎早期的戏剧可分为“道德剧”和“间插剧”,前者一般“通过寓言进行道德教育,后者则是生动而现实的闹剧”。

  

  一、都铎早期的儿童观念

  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不是接续性的,它是在古代文明被一扫而光的原始状态下从头开始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只用口语来交流,只有少数的特权阶级(教会中的教士)或者抄写经文的工匠才能接触到书面文字。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读写能力的文盲,掌握的知识以及交流的内容都十分有限。

  针对这一现象,尼尔·波兹曼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成人和儿童之间不存在什么秘密,他们共享所有的文化,因而两者也没有必要进行明确区分。

  中世纪的人通常认为儿童成长到7岁已经能够驾驭语言,那就自然地 明白了成人所说的一切以及是非的差别,因而7岁以后童年就结束了。

  

  7岁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一个人不管当下是几岁,只要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他就能与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乃至更大年纪的人无障碍交往。

  这就是很多学者都提及的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被视为“小大人”。换句话说,中世纪的儿童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成人知道的并不比儿童多,因而成人眼里并没有儿童。

  15世纪中期印刷术普及后,很多无法用语言有效传授的知识出现在了书本上,并且由于印刷成本降低,书籍数量剧增,人们阅读的机会变多了。

  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此前人们通过口耳相传来沟通、获取信息,人云亦云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现在人们可以一个人静静地阅读、思考。

  

  此后,由于各类书籍的出版,人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印刷商们开始创新书籍的排版方式,譬如用阿拉伯数字编页码,使用标点符号、段落标题、分段等等。

  而这一切都阻碍了儿童快速融入成人世界的进程。显然年纪更大、身心发展更健全的成年人比年纪小、尚未发育完全的未成年人更易习得 阅读书面文字的能力,也更易理解书本的排版规律。

  同时,学习书面知识更需要自我控制能力,未成年的儿童、年轻人往往精力充沛,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成年人比未成年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因而,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不再共享同一个文化世界,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都铎早期的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还处于成长中还需接受教育的人都可视作儿童。

  《世界与孩子》中的主人公“孩子”最开始就是一个孩童,慢慢成长直至成年终至老年;他不断受到诱惑,又接受教育和引导,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福根斯与鲁克丽斯》中的科尼利厄斯、弗拉米尼厄斯、鲁克丽斯正 直青春年少,渴望爱情;《卡利斯托和梅莉贝娅》中的卡利斯托和梅莉贝娅分别是富贵人家的年轻少爷和小姐;

  《智慧与科学》中的“智慧”与“科学”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结为夫妇的年轻人;《阿皮乌斯和弗吉尼亚》中的阿皮乌斯和弗吉尼亚分别是年轻法官和平民将军之女。

  后四部戏剧中的年轻人虽不像《世界与孩子》的主人公一样极具孩童特质,但他们都是尚未成婚(《智慧与科学》中的“智慧”与“科学”直到最后才结为夫妇)还不能独立的年轻人。

  这些人物都经历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所以把他们都列为儿童范畴。另外,此类戏剧虽不止针对年轻观众进行演出,但显然剧中人物的经历更容易引起现实中同龄人的共鸣。

  

  换句话说,年轻观众更容易在观看这些戏剧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教育。都铎早期的人们不仅看到了儿童,而且有了新的教育理念。

  二、都铎早期教育观的转变

  中世纪的教育开始于修道院,修道士取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权,而多数贵族乡绅都沉溺于粗俗的骑士风度和蛮勇好斗之中,认为凭借武功谋略就可以治国安邦。

  他们的文化程度极低,甚至目不识丁,接受的教育主要是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目的是更好地为国王征战。

  随着都铎王朝的建立,红白玫瑰战争造成的混乱局面被有效控制,亨利七世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逐渐趋于稳定。

  国王不再需要那么多骑士为他四处征战,因而传统的骑士教育就显得落后了,只有掌握实用的知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稳定。

  

  此时,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正逐渐蔓延至欧洲各国,这也恰好满足了英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意大利,中世纪的宗教剧和道德剧宣扬的宗教神学思想早已过时,诸如“德行战胜命运”“人定胜天”“解放人的身心”“追求财富”等人文主义观点深入人心,这些观点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当时教育的各个层面。

  意大利教育家弗吉里奥在15世纪初就已阐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他所倡导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不再试图把人培养成骑士、教士或某个行业的从业者,而是充满世俗精神的身心俱健的人。

  弗吉里奥强调人生是为了追求声誉,获得美名,而出身、门第、财富、权利不是声誉的来源,人应靠其智慧和美德获得声誉。

  后天的教育(博雅教育)就能唤起、训练和发展那些蕴含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从而获得智慧和美德,进一步获得声誉,变得高贵。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大体开始于十五世纪末期,以牛津大学为中心蔓延开来,极大地推动了贵族教育的改革。

  

  许多学者在牛津或剑桥毕业后都深深地被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前往意大利游学并将所学知识带回本国进行传授。

  诸如威廉·格罗辛,托马斯·林纳克,约翰·哥勒等人文主义教育先驱都曾留学意大利,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并且都崇拜古典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

  此外,著名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也曾在剑桥大学任教。

  经过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的被确立。

  他们想要培养的是懂得世俗学问,身心和谐发展,品德高尚,能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具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完美绅士”。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强调要提倡广泛的开放式的社会教育:男女老少都应学习知识,同时要接受德育、美育、心灵教育、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劳动教育及生活教育。

  

  在莫尔描绘的蓝图中,乌托邦人认为“掌握知识是全体居民必须要做的,官员则应有更高的文化造诣。

  乌托邦人选出的外交使节、教士、首席飞拉哈,乃至总督,都是在一批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人当中经过层层考察而选定的。”

  托马斯·埃利奥特在1531年编写的《统治者》中提出贵族子弟的教育应在7岁前开始。他们应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后,学习修辞学、逻辑学、历史学。

  修辞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演说能力,为未来从政服务。

  埃利奥特同时提倡贵族要学习哲学特别是道德哲学,以培养贵族的美德和高雅的举止。从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开始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前期,都铎王朝的教育相较此前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学校学习知识。

  是否拥有更多的知识、更高的才能、更高尚的品德逐渐成为了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时期是新旧制度、新旧思想博弈的时期,是基督教人文主义逐渐迈向现实人文主义的时期。

  虽然随着不同君主上位,天主教与新教不断更替,但基督教人文主义一直贯穿始终。

  因而,戏剧作为学校课堂之外传达教育观念的重要工具,肩负着教育儿童、年轻人的任务,自然也充斥着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观念。

  结语:

  都铎王朝的戏剧创作在伊丽莎白统治后期达到巅峰,出现了马洛和莎士比亚这两颗璀璨的明星,两人的创作都受到都铎早期世俗戏剧的影响。

  都铎王朝的早期是英国社会转型的时代,新王朝的建立、文艺复兴思潮的传入,导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戏剧创作也慢慢试着从中世纪道德剧的枷锁中挣脱,把目光投向了世俗人性。

  

  这一时期的戏剧主人公越来越像现实中的人,越来越具有人的特质。而戏剧因其形象的直观性,表演的生动性,带给观众的体验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观看戏剧演出成为都铎早期人们最热衷的娱乐活动。

  戏剧创作者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将戏剧当作教育资源帮助君主教育人民尤其是那些还在成长中的儿童、年轻人,以此表达君主的政治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