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潇:未来我国要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需要培养留学生

  2023年4月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高潇在以“中国留学发展新趋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展望”为主题的午餐对话上发表以下观点: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地处海淀区,是一所K12民办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部。我们学校办学二十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了1.0、2.0和3.0版本,最开始建校是以国内中高考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我们是外国语学校,国际教育和外语人才培养是学校重要的基因和因素。二十年来,2.0版以培养外语特色和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从2017年到现在,我们学校又提出了3.0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也就是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我们学校一直保留国内传统中高考、国际化教育同时双轨进行的模式。2020年教育部联合八部门提出,未来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我们学校一直把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我们定义全球胜任力不是用的美国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那一个版本,而是更借鉴于国家教育部对于培养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的标准。

  首先是价值观培养,包括正直、多元接受能力、本土文化认可度;第二是思维培养,学生要具有明确的目标,还有开放的团队合作力,这一点很重要;第三,专业知识能力,这一点不多做解释,不管是学校、学生还是家长都认同这是很重要的部分;第四,国际迁移能力,包括学生快速的学习能力,还有交际与沟通交往的能力;第五,人格特征,这一点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格特征里有几点,即学生耐挫能力,积极乐观的心态,敏锐的敏感度,还有灵活开放的程度。所以,我们小初高是把全球胜任力融入到教师和课程中去的。

  基于未来留学,因为我本身做招生和升学指导,每年会接触到大量的家长,询问未来他们的孩子要送出国留学,什么专业好找工作?或者未来找工作能有多少的薪水?付出这么高额的留学成本能赚回来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近几年,我一直在跟家长说,在选择留学这条路上,希望家长的格局要大、理念要和学校保持一致。我们应该培养未来的留学生,要符合国家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目标。

  我们知道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一共有5万个职位,中国作为五常,却只有不到600位中国人在其中工作,但是美国有两千多人,日本和我们人数接近。我们分析这500-600位人中,只有200位拥有话语权,这200位还是“保送生”,就是那些必须由五常国代表出任的职位。所以,未来我们国家要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就需要通过培养留学生,往国际组织输送我们国家的人才。同时也希望未来更多留学生毕业后进入到我们国家的跨国企业工作。现在我们给留学生做升学指导和未来职业规划时,希望家长、学校能够给到学生更高远、更好的目标,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享受国际教育的受益者,希望家长能够和我们一道成为教育同仁,未来为我们自己的国家来争光做贡献。

  中国心、世界眼

  今天讨论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个议题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刚才听到几位校长和专家的发言非常感动,虽然我们几所学校的基因是不同的,可能课程也不一样,但是在表达的时候,都围绕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观点,同时又高度契合了要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理念的国际化人才。

  (本文根据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高潇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