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到厌学,如何转变孩子的厌学情绪?
1
16岁的舟舟,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从小他每门功课都十分优秀,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去年他不出意外升入一所名牌高中,这里高手云集,竞争很是激烈。在频繁的考试比拼中,
舟舟在一次月考测试中,他没考第一,只考了全班第九。
他觉得那是他16年人生中的最大的败点,因此甚至丧失了斗志,不想去学校。
一向严厉的父亲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说他“连第一名都拿不到,还有脸不去上学,没出息!”
被父亲批评之后的舟舟,一气之下,竟拿美工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臂,并冲爸爸叫嚷“你要是让我上学,我就不活了”!
而这只是开始,在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舟舟依然整天窝在家里,情绪低落,不理睬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
直到舟舟的妈妈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在详细了解了舟舟的情况后,诊断为抑郁症。
学习真的是一件很有“戏剧”的事情,能让很多孩子因为学习,跌入更深、刚看不见的黑暗之中。
一路顺风顺水的学霸,有一天考了个第九,对他而言,就和天塌了一样。因为无法忍受成绩下滑,面对失败倍感压力和焦虑。
2
很多学校开始发现,曾经“学霸”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的比例比想象的更高。
美国2019年发表在《儿科杂志》(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的一项研究对全美百万儿童的精神健康进行了调查,发现3-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7.1%在被调查时有焦虑问题,3.2%抑郁症确诊。而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在名校圈子里尤其严重。
中国心理协会在对某初中和高中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这些在小学阶段一直成绩优秀的“学霸”们,升入初中后,还有初中升入高中后,面对更多的强手,更大的压力,和逐渐落后的名次,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很多学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出于自我保护和心理防御机制,最终以逃避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厌学或弃学。
3
“学霸”厌学其实与他们的智商就没多大关系了,更多是与从小的家庭教育因素有关:
01家长包办,全程控制
孩子时刻处在父母的控制之下,没有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长期的压制,会让孩子的内心积压许多负面情绪,到了初高中,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成人感也在增强,当他感觉自己已经足以和父母的压制相对抗的时候,情绪就容易爆发,开始叛逆对抗,而一部分孩子爆发的形式就是“厌学”。
近年频频出现的中学生无法忍受父母的严管,杀害父母的现象,其实也是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懂如何自我调节疏导,积压到一定程度后失控爆发的一种形式,值得做父母的警醒。
02期望过高,只看分数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以分数论英雄,把分数看成衡量孩子能力强弱的唯一尺度。
不顾及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一旦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父母容易有心理落差,情绪失衡,致使孩子产生愧疚感和自责心理,不愿意面对学习而厌学。
4那么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又该怎样做呢?
01关注孩子感受,接纳孩子情绪
我们应该做的是理解,接纳,而后是引导,引导他们充分宣泄包括厌学情绪在内的各种消极情绪,同时给予理解、鼓励和赋能。
02适当降低期望值,制定合理目标
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并乐于努力去达到目标。
03适当放手,给予孩子成长空间
心理学认为,控制其实是父母自身的内心需求,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事事包办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剥夺了孩子体验成长的权利,阻碍了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面对挫折无法调整适应。
因此,教育孩子,家长应该适当放手,孩子犯错时,善加引导,鼓励,培养孩子面对失败挫折重新站起来的的胜任感和自信心。
04作为家长也要重视自我学习
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要想让孩子少出问题、不出问题,我们就要学做智慧家长。建议家长转变思想,学一学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从根子上预防孩子出问题。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为人父母者,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我,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