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诸葛亮南征疑云:最强蛮王非孟获,麾下一战将身高九尺,堪称万人敌?

  原标题:诸葛亮南征疑云:最强蛮王非孟获,麾下一战将身高九尺,堪称万人敌?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诸葛亮南征是小说《三国演义》的重要情节,小说用四个半章节来塑造了家喻户晓的“七擒孟获”的故事,诸如碧眼黄发的“万安隐者”孟节,能征惯战的祝融夫人,会驱兽之法的木鹿大王,率领藤甲军的兀突骨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历史上对诸葛亮南征的记载并不详尽,且许多地方也与小说所描绘的不同。

  《三国演义》提到的蜀汉南中叛乱起始时间是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根据描述,小说中南中的叛乱更像是骤然暴起,然而历史上南中叛乱早在刘备逝世当年(公元223年,是岁为蜀汉章武三年、建兴元年)就开始了,《三国志 后主传》《三国志 诸葛亮传》《资治通鉴》都有相应记载。历史上,南中叛乱爆发时,正处在新君刘禅刚刚即位、政权交接的特殊时期,蜀汉又经历了夷陵战败,元气未复,在此背景下,执政的诸葛亮并未立即出兵平叛,而是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先行恢复元气、养精蓄锐。小说第八十七回一开始便描述了蜀汉国安民乐、府库充盈的情形,意在为下文蜀汉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征讨南中叛乱作好铺垫。而在历史上,南中叛乱爆发时蜀汉面临内忧外患,国力贫弱,因此,诸葛亮才会暂时冷处理南中叛乱问题,转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安民乐、府库充盈实际上是采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方针的结果。

  小说中南中的叛乱主要是由蛮王孟获挑头发动的,蜀汉的建宁太守雍闿、牂牁太守朱褒、越巂太守高定都是作为孟获的向导官配合孟获的行动。因此,小说在诸葛亮进军南中时,首先用了较短的篇幅描写诸葛亮如何用反间计除去雍闿、朱褒,收降高定,尔后再引出诸葛亮进入南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小说对诸葛亮平定南中的篇章布局是以除去雍闿、朱褒,收降高定为略,进入南中七擒孟获为详,而在历史上,雍闿、朱褒、高定等人反而是发动南中叛乱的渠魁,孟获的戏份反倒没有小说中那么足。而小说中称孟获为蛮王,历史上并无相应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仅记载孟获在汉、夷两族中有较高的威望,《资治通鉴》仅记载孟获为益州“郡人”,曾经受雍闿的指派“诱扇诸夷”,结果“诸夷皆从之”。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孟获虽然在夷人中颇有威望,但既非“蛮”(对孟获是否为少数民族历来有争议,笔者倾向于孟获实际上为汉族豪族),亦非“王”。

  反倒是在越巂郡起兵反叛的高定,《三国志》《资治通鉴》明文记载其为“越巂夷王”,是真正的“蛮王”。且高定在越巂郡的叛乱较雍闿在益州郡、朱褒在牂牁郡的叛乱最为严重,实力也最为强劲。在笔者看来,也正是基于此,小说中高定的戏份要比雍闿、朱褒多,不仅帐下拥有“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鄂焕,最终的结局也不同于雍闿、朱褒,被诸葛亮收降并任命为为益州太守而善终(历史上高定最终被斩杀)。所以,历史上,南中叛乱的几股主要势力即:越巂郡的夷王高定,益州郡的大姓雍闿、雍闿身亡后的孟获,牂牁郡的朱褒,其中以高定的实力最强,雍闿、孟获次之,朱褒最弱。

  小说中,面对南中叛乱,诸葛亮南征动用了蜀汉的精锐部队,小说第八十七回描述其“令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王平、张翼为副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五十万,前望益州进发”。历史上,诸葛亮南征的部队构成与小说所描述的并不一样。根据南中几股叛乱势力的严重程度,蜀汉军队分作西中东三路军马,诸葛亮亲自率领西路军征讨越巂郡的高定,中路军由庲降都督李恢率领征讨益州郡的雍闿,西路军则由门下督马忠率领征讨的牂牁郡的朱褒。最终,诸葛亮在卑水地区等待高定的主力集结,并抓住时机一举击溃了高定军,尔后继续向雍闿、孟获所在的益州郡进军。此时益州郡的雍闿被高定部曲所杀,由孟获接替其位置继续抵抗诸葛亮南征军马,孟获在与诸葛亮交战后最终降服。小说在此塑造了“七擒孟获”的故事,《三国志》《资治通鉴》《华阳国志》都有类似“七擒七纵”或是“七虏,七赦”的记载,但实际上“七”大抵是虚数,表示多次,并非真的是七次擒纵。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统帅中路军的庲降都督李恢在此次南征中表现十分出色,不仅在被包围时用计让叛军放松警惕最后以寡胜众,还长驱直入斩断了牂牁郡的朱褒西向益州郡的路径,封堵了益州郡孟获的退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各路人马中以李恢所部军功最高。只可惜在小说中李恢并未出现在南征的队伍中,更无其他亮眼的表现。至于牂牁郡的朱褒由于力量最弱,很快也被平定。

  与小说不同,历史上诸葛亮南征似乎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而南中地区所呈现出的问题和矛盾也比小说中更加复杂。诸葛亮的南征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中问题,此后南中地区仍然经历了多次的叛乱,只是在规模上都没有这一次来得大而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