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21《杨氏之子》
原标题:【课件】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21《杨氏之子》
知识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原有集,已失传。
词语理解
诣(yì):拜访。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诣:拜访。
乃:就,于是。
为: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的意思。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问题探讨
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杨氏之子的机智主要表现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话语上。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课后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
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指导:先理解借助注释,理解全面意思,再进行背诵哦!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杨氏之子迅速听出了客人孔君平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拓展延伸
1.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2.关于作者刘义庆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图文解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
“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内容
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三首》
课文2《祖父的园子》
课文3《月是故乡明》
课文4《梅花魂》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课文5《草船借箭》
课文6《景阳冈》
课文7《猴王出世》
课文8《红楼春趣》
习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第四单元
课文9《古诗三首》
课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文11《军神》
课文12《清贫》
习作《他____了》
语文园地 四
第五单元
课文13《人物描写一组》
课文14《刷子李》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第六单元
课文15《自相矛盾》
课文16《田忌赛马》
课文17《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语文 园地 六
第七单元
课文18《威尼斯的小艇》
课文19《牧场之国》
课文20《金字塔》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