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成年人这四种骗局高发

  本报讯(史达丽 全媒体记者徐明)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触网”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受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反诈意识,近日,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公布了4起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案例。

  【骗局一】免费赠送游戏礼包

  黄同学使用家长手机刷抖音时,看到有人免费发放游戏礼包,便添加对方为QQ好友并领取礼包。对方告诉黄同学其账号存在非法领取行为,需联系后台工作人员处理,否则要赔付巨额资金,还可能被判刑。黄同学非常害怕,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另一个QQ账号,并按照对方语音提示,扫描二维码支付14000元,事后黄同学母亲发现交易异常并报警。

  警方提醒:家长们应该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密码,不可随意告诉小孩,遇到小孩索要支付密码的情况,应当询问清楚缘由。

  【骗局二】网上交易游戏账号

  小华在玩手机游戏时,收到游戏中其他玩家发来的信息,表示要高价购买小华的游戏账号。对方让小华登录第三方网站交易。小华在此平台上交易时,对方称用来购买账号的钱款被该网站冻结,需要小华充值进行交易确认,紧接着小华便在该网站充值2次共3600元,后发现对方的QQ联系不上,该网站也无法登录,遂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网络游戏交易,一定要通过官方的正规渠道进行交易,对于不熟悉的平台软件,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中的软件检测功能进行自检。

  【骗局三】粉丝群刷单“发福利”

  今年7月,徐同学在某明星粉丝群中添加了一位陌生好友,对方称参与刷单,不仅可得佣金还可以观看明星演唱会直播,同时可得明星签名照。徐同学按照对方要求刷单操作后,缴纳8800元的审查保证金。徐同学便用其母亲账号扫码支付,事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这起案件中将刷单和追星相结合,受害人认为大家都是明星的粉丝,进而放松警惕,参加粉丝群内的活动。警方提醒,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任何形式的垫资返利,都是诈骗。

  【骗局四】出售“两卡”赚零花钱

  乐乐、星星(化名)等几名高中生听到同学浩浩说,只要出售自己的“两卡”就能轻松赚取几百元零花钱,几人纷纷入伙。几个月后,乐乐、星星等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警方提醒:除了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QQ号、微信号、支付宝、云闪付账号等,具有通信传输和支付结算功能的个人账号,也不得出售出借给他人。

  【来源:大江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