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4年A+疾病诊治难度系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中南医院加

  

  依托中南医院建设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湖北)被列入 2023年湖北十大民生项目清单

  

  中南医院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储备大楼于明年投入使用,作为“平急结合”项目,平时作为门诊等功能分区,与地铁8号线无缝对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伊蔚 王晨曦 通讯员 於鑫益 张翼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这为高校附属教学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始终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砥砺前行、发展壮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办院理念,核心治病、教书育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成立六大院中院,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多门课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跃居全国医院第29名,向建设研究型医院再进一步。

  党建为魂,凝聚强大合力

  医院党委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把事业发展主战场作为党员闪光、灯塔领航的主阵地,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医院是国家、省、市、区四级文明单位,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将党支部建在学科和专科,让党组织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服务学科发展。进一步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在科室管理中的作用,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并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领头雁”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实现学科与党建带头人紧密团结,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的治理优势。

  人才为先,打造智汇高地

  医院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全过程。一方面,以人才驱动为引领,依托发挥“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阵地优势,加快医学高层次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速汇聚与锻造一支胸怀天下、厚植家国情怀的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近五年共7人获批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1人被评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6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国家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另一方面,优化干部选用、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实干担当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严管厚爱相结合、管理干部专职兼职相结合,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引领事业发展的制度优势。

  创新为源,夯实发展基础

  医院党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医学前沿问题和国家卫生领域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创新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医工等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建设,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研究院、药学研究院和交叉研究院为重要支撑,全力打造学科交叉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医学协同创新机制。近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跃居全国第29名,30个学科全部位列全国百强,其中重症医学科居全国第3,泌尿外科、传染病学全国第6。2022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位居全国第25名,并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跃居全国第17名,临床试验成果入选《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服务为本,践行使命担当

  人民健康至上、健康优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党建、人才和创新的落脚点是服务人民健康。2023年,医院党委深化落实“患者利益最大化”价值观。一方面持续提升核心治病能力。以学科整合为抓手,先后成立妇儿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骨科医院、脑科医院、肿瘤医院和肝胆疾病研究院,通过多学科协作攻克疾病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难题,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公益服务水平,把社会责任战略融入到医院核心业务中。同时,医院党委通过医联体建设、对口支援、援疆援藏援外等工作,深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践行公立医院使命担当。今年两会期间,医联体的“中南模式”获全国关注。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健康湖北建设不断贡献中南力量。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