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从集电到AI形成5个共同体

  转自:徐瑞哲

  中国是工程教育第一大国,却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中央人才工作将卓越工程师视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

  7月6日下午,上海大学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在钱伟长图书馆成立。新学院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双碳材料等五大重点产业领域,分别由学校牵头学院形成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

  去年多个部委联合印发《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高校、企业、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部分产业园区,在18个重点专业领域,遴选培养10000名工程硕士和2500名工程博士,其招生计划单列安排。

  今年5月,上海市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设10家上海卓越工程师学院,推动培养核心导师团队,开发核心课程,攻关核心技术,做实产教融合培养共同体,形成工程硕博士产教联合培养新模式。

  何谓卓越?卓越工程师应当具有技术创新突出能力,并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此前,上海大学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航天八院804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共建“大飞机班”“人工智能班”“微电子班”“航天班”“光电班”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上大将通过打造“学校主导、产业牵引、学科支撑、产教协同、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主题”多主体协同的有组织的急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新的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依托五大领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通校企育人旋转门,采用“特色班”“项目制”,联合招生选拔、匹配培养项目、校企导师组队、建设特色课程,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目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张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单位,均成为学院首批理事单位。

  首次理事会会议上,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代表理事长单位表示,上大依托新成立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各理事单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动“招生、培养、管理”一体化,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