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湿气”,三种形态,各个形态的表现方式帮助判断

  中医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于是便导致很多人都谈湿色变,当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亚健康状态时,总是疑神疑鬼地怀疑是不是湿气重了。

  

  其实,湿气只是我们通俗的说法,在中医六淫之邪的,它和另外的“风、寒、燥、火”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表现出来的特性有异而已。

  比如我们说的“热”,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摸不到却能感受到,就是能让我们觉得温暖闷热的一种因素。

  相对于“热”的抽象而言,“湿”反而更形象一点,至少比“热”要容易理解。

  所以,我们完全不必把湿气视同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怎么全面地掌握好湿气?首先就得全面地去认识它,所谓知彼知己才能个百战不殆。唯有充分全面地认识了湿气,我们在祛湿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选择和心得了。

  想要认识湿气,最主要就是要分清楚它的三种形态。

  

  还是以“热”来举例的话,当我们感受到温暖的时候,这时候可以说是“热”。当这个热的程度进一步加大,那就会导致一些东西生火点燃,这就成了“火”。

  湿气也是一样,根据程度的不同,我们至少要掌握它的三种形态,以及各个形态下引起身体的表现:

  1、湿气:

  这是“湿”的最初级表现形态,就相当于我们空气中的“湿度”,看不见摸不着对吧,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

  这种湿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湿气里最主要的形态,它就像水蒸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避无可避。

  你身体的机能正常,它尽管也在,却又退缩在某个角落被你遗忘。

  

  一旦你身体机能有点衰减,或者受到其它什么因素的煽动,它就会迅速露出獠牙对你张牙舞爪。

  比如我们淋了点雨,就会觉得身体有点发沉,或者有点肚子不舒服拉肚子,有时候还会有全身酸软甚至酸痛的感觉。

  这些表现其实都是湿气在作祟,藿香正气散不就是因此而设吗?用藿香苏叶这类芳香化湿之品,配伍厚朴茯苓的燥湿利湿,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去掉湿气,把它重新“压缩”到某个角落。

  2、痰饮:

  很多人所不不知道的是,痰饮其实也是湿的一种形态,相对于湿气来说,它已经有了一定的“固定形态”,也就是你咯吐出来的时候,会见到实实在在的唾液。

  

  即使是那种暂时还不可见的“饮”,其实也是无时无刻不再寻找机会。

  要不就是影响肺的宣肃,从而出现吐痰,要不就是影响经络的周流,从而出现肢体酸痛麻木,有的还会在体内形成自己的“积聚”,成为中医说的“徵家”。

  痰饮的形态和处理,与湿气对比也就有了程度上的不同。痰饮不但要燥湿化痰,还要健脾养肺,从根源上和储存上消除痰饮的有利因素,从而让它无所遁形,最终只能回归于湿气那种初始形态而被压制。

  3、水湿:

  这是“湿”的最终表现形式,取类比像来介绍的话,我们可以把湿气理解成空气里的湿度,而水湿就是江河湖泊里的水。

  

  可以说,水湿就是湿气的加深与凝聚的结果。表现出来的改变,就有可能是身体某个地方的“蓄水”了,比如眼睑肿,了,脚踝肿了,肚子大了等等。

  关于水湿的调治,中医的方法很明确,那就是“非利小便不能去水湿”。

  就像一个洪水淹没的田地,想要去水湿,靠加热蒸发显然是不可实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疏浚出口,让那些淤积蓄积在一起的水流出去,田地自然就会露出来,然后再晒晒阳光加热,也就很快能恢复耕种。

  

  总而言之,湿气听得太多了,很多人都经常吃点红豆薏米粥之类的健脾祛湿药食,有的人或许感觉要清爽一些,但更多人根本没觉得有啥改变。在此之前,您知道湿气的这三种形式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