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致辞背后承载了什么?

  原标题:毕业致辞背后承载了什么?

  今观察

  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典礼,是大学最后一课,也是步入社会的第一课。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毕业致辞或介绍校史校情,或分享人生经验,或给出谆谆教诲,或表达殷切期待,勉励毕业生们开拓创新、勇于探索,书写新的人生篇章。

  修身立德,打牢人生根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修身立德,是毕业致辞离不开的一个话题。

  在南京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勉励毕业生,要心存大爱无疆的仁爱情怀,以诚立身,达人成己;拥有宁静豁达的人生智慧,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真与善,冷静应对诱惑和挫折,从容走过喧嚣和迷茫;永葆勇于斗争的浩然正气,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毅前行……

  “复旦人的字典里没有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从“卓越而有趣”的复旦文化特质出发,鼓励毕业生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融入个人志趣,乐于接受挑战且不怕挫折,怀有乐群之心且善于合作,体验奋斗乐趣且热爱生活,练就乐观豁达的心胸,拓展开放长远的眼界。

  “爱”是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致辞的主题,“如果习惯于依赖数字化手段,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人就会无法与周围的人、事、物建立真实而深刻的连接,从而失去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力和对他人的关注,也会失去感受和表达爱的能力”。他建议毕业生学会去爱,爱身边的人,把爱融入对事业的追求之中,让胸怀家国的大爱永驻心中。

  毕业典礼现场热闹非凡,很多学生热泪盈眶。“校长的发言给了我很大启发。今后,我将努力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怀着对身边人、对祖国的爱勇毅前行。”武汉大学2023届毕业生孙月说。

  自主创新,勇立科技潮头

  

  越来越“出圈”的毕业致辞,固然有互联网传播的“加持”,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容本身。一些校长致辞之所以会“走红”,恰是因为触动人心,引发了共鸣。

  “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那双无形之手遏制我们的发展,永远不要让核心技术的壁垒成为我们强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7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周琪发表了题为《站上新起点,向问题出发》的毕业致辞。他提到,希望同学们能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找主攻方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无形之手遏制中国的发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是日复一日的践行。作为毕业生,一定会勇攀科研高峰,为祖国发展作贡献!”现场的一名毕业生表示。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也提到了“卡脖子”问题。他表示,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提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许多新的重大使命,希望大家志存高远、勇担重任,积极投身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提到了老校长杨石先,杨石先积极响应“勇于承担国家任务”的号召,毅然从几十年的药物化学研究方向,转入农药化学等国家急需领域,开创了新中国自主研制农药的先河。陈雨露以此勉励毕业生勇立科技潮头,做引领开拓的时代新人。他表示,诚望新时代的南开青年勇于在变局中开创新局,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抢抓机遇、孜孜不倦、敢为人先,努力产出更多的创造性成果,以青春之我和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担当大任,争做国之栋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青年人更要肩负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任。在毕业典礼上,大学书记、校长都表达了对毕业生的期待,希望新生关切社会现实、时代脉搏,站稳人民立场,勇担家国重任,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人民的大我,在忘我奉献、搏击风浪中实现人生价值。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列举了校友梁启超先生一生心怀家国,屡受挫折但志向不改的例子,鼓励清华人要秉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创造出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秀业绩。

  “坚守,意味着一种选择,一种信仰,一种对使命追求的无悔执着。”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列举了一代代交大人踊跃投身时代洪流,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例子,勉励毕业生在坚守中传承和发扬交大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坚守赤诚奉献、实干兴邦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在大变革的时代把握好人生前行的方向,让青春在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突降大雨。校长王树国雨中脱稿致辞,校党委书记卢建军起身为其撑伞,二人在风雨中为毕业生带来了一场特殊的演讲。王树国勉励毕业生要承担国家使命,成为开辟新赛道的拓荒者、引领新赛道的“弄潮儿”,跑出青春“加速度”。(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赟芳)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12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图片来源:新华社,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庄元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