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的心理描写只会让人们不再关注内心
有些人说,国外的文学作品才是好作品——我之前的文章里举例了一些国外文学名著,存在过多的心理描写和对话。
有过多心理描写的文学作品,只会让人们不再关注内心。因为内心不等于书里面描写的心理活动。中国的文学虽然没有心理活动,但却深入人内心。当然了,没有心理描写的作品,去刻意挖掘人物的内心,也会使人们不再关注内心。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没有心理活动描写,却刻意去挖掘当代都市人们的内心。关于当下文学作品,我能举例的可能只有这一篇了。黑孩儿的《惠比寿花园广场》虽然有心理活动描写,但我觉得跟挖掘人物的内心没啥关系——当然很多人也不读新作品。
国外的作家喜欢把人物想什么都写出来,认为这样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但是一个人的内心是复杂的,就算你写一万字的心理描写,也未必能表达内心的二分之一。我们过去和现在的一些作家,特别喜欢挖掘人物的内心,觉得这种方式很高明——这不是中国作家学国外作家的,而是中国的作家对痛苦没有什么体会。
比如一个做了一点错事就被网络报力(谐)的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他的内心是不应该用语言去描述,而应该用行为去描述,他的痛苦应该体现在他和别人的交过过程中。他被网报(谐)是因为他做了一点点错事,他跟别人诉说了痛苦,但是没有一个人去理解他。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是不可能向别人吐露的。你把他的痛苦用心理活动描写出来,那等于是说,一个人只要不诉苦,就证明他没有痛苦?
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在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诉苦,我们就可以认定他没有痛苦。可是呢,如果这个人诉了苦,别人反倒批评他。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诉苦还是不诉苦呢?
国外的作家在写作方向是很外向化的,中国的某些作家也是很外向化的,一般属于是对生活了解不够深入,而只愿意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象别人的痛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