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叙事?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影响你的三观、处事方式,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换句话来讲,你的择业、择友、择偶都或多或少跟你的原生家庭脱不了关系。

  什么是原生家庭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影响?

  父母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世风格、家庭环境等,会潜移默化地复制到后辈身上烙下印记。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

  1.原生家庭影响了我们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之前有段话在微博上很火:

  “一直觉得在家庭氛围好的小孩很幸运,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为知道往正确的方向跑,所以总是过得很幸福、总能交到不同的朋友,然后从不同人那里收获更多的温暖和爱。

  那么,在凑合、冷战、吵架的夫妻关系下长大的孩子呢?

  “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要花很多力气去踢开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他们不够幸运,没能享受更多的保护和关爱,却承受了冷漠的暴力。于是,变得独立却没有安全感,表现上无忧无虑,内心里千疮百孔。

  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而她在找工作时,也会因为觉得自己太差,配不上那些好的高薪的职位;在单位也不敢提要求,总觉得自己不配。

  

  2.影响亲密关系

  有些人在冰冷的家庭中成长,从小目睹了父母不和、爸爸的出轨,觉得婚姻很可怕,习惯把一切亲密关系都拒之门外,即使遇到喜欢的人,一想到家庭和父母,也会默默告诉自己:“算了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和父母婚姻状况惊人地相似。

  有位女士婚后发现,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在婚姻关系里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都是非常大男子主义,对伴侣统统指责加控制。而家里的女人也是如出一辙,统统地讨好丈夫并忍气吞声。

  有些年轻人虽然进入了婚姻,依然被原生家庭控制,这种情况多见于独生子女家庭。

  比如婆婆百般干涉小俩口生活,或者有的丈母娘也包办小俩口的家务甚至代替小俩口养育孩子,这种影响对年轻人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

  

  3.影响自尊、情绪、性格和行为习惯

  父母脾气暴躁 = 我时常难以掌控自己的脾气

  父母性格呈现极端多面性 = 我性格古怪多变

  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夸奖 = 即使自己已经在优秀的水平线上也内在自卑

  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经常被忽略 = 严重讨好型人格,希望全世界都喜欢自己

  

  一位女士发现,因为她扮演的是“家中佣人”的角色(料理家务、照顾弟妹;为了让父母都可以出外上班,以及让弟弟可以读大学,她自己只读到小学就没有再继续上学),所以她在重要的朋友关系及亲密关系中,常常落入卑屈的模式。她没有结婚,而且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一位男士觉得要戒掉隔三差五就上酒吧喝几杯马丁尼的习惯很难。他发现自己有这种习惯,全是因为遵循父亲和祖父的惯例。

  一位女士说话总是很小声,因为小时候家人不许她太大声说话或太引人注目。她也不敢向老板要求加薪,因为这样会引起别人“特别的注意”。

  许多在“谨慎的双亲”照料下长大的来访者发现,当他们年龄愈长,就愈害怕在金钱上、职场上,及亲密关系上冒险。

  在不允许表达强烈情绪——不管正面或负面——的家庭中长大的男性与女性,长大成人后很难了解自己的感觉,当然更不可能将感觉表达出来。

  

  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影响的人,往往第一时间会非常迫切地希望消除过往的痕迹。

  比如,有些人想通过逃离家庭(如外地上学、出国等)来逃离这一切,却发现,它在内心留下的烙印,那些条件反射、依恋模式、价值观念,那些痛苦的孤独的回忆……都从未离开自己。

  另外,一个人虽然非常渴望 “改写过去”,但无意识中却倾向于不由自主地重复一些早年的创伤性体验。

  “强迫性重复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个体不断重复一种创伤性的事件或境遇,包括不断重新制造类似的事件,或者反复把自己置身于一种‘类似的创伤极有可能重新发生’的处境里。”

  比如曾经因为被羞辱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他会不断无意识中去创造曾经被羞辱的类似场景,然后会被再度羞辱;

  曾经因为妈妈抑郁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会不断与受苦的女人交往,从而不断重复曾经需要不断照顾母亲时痛苦的那些体验等。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一直重复体验那些痛苦的体验,但是潜意识会带领他们去再次重复体会那些痛苦,如果没有人帮助,会很难从那些体验中逃出来。

  那么,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限制?

  ◎?1. 认识到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这只是你人生的第一次成长。

  父母只能陪伴我们人生的一段小时光,我们首先要明白,自己才是终其一生陪伴自己的那个人,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去完成的事情。

  我们作为成年人,脱离了原生家庭,需要也完全能够自己去掌控自己的意识和人生,而这也是决定能否完全摆脱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大量的人和事,而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的性格,帮助我们成长,改写我们的人生。

  人生越往后走,你会越来越发现,父母对你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少。

  

  ◎?2.承认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承认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恨、爱、愤怒、羞愧、伤痛、挫败等情感,是降低原生家庭对我们负面影响的第一步。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没法带给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带给他们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让父母的悲剧,在自己的身上重新上演,以免造成代代相传的“强迫性重复”。

  

  ◎?3. 以更开放的视角去看待早年的经历。

  其实,成长中的负面经历确实对我们有着深远影响,却不仅仅是负面的影响。不幸的经历并不总是破坏性的,它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益处,而非沉浸在崩溃之中。

  可以思考自己从原生家庭继承下来的思考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有哪些,它们是帮助自己成长,还是阻碍成长?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虽然反思的过程会是痛苦的,但收获肯定是非常大的。

  

  ◎?4.寻找心理咨询的帮助

  一旦你觉察到一些自我限制的行为、思维和模式,你就可以选择赋予自己力量,去学习和改变。

  学会接受不同人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去理解他们为何这样做。如果你有了新生家庭,也可以去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更多地理解对方。

  理清自己受到负面影响形成的当下状态是怎样的,想象理想状态的自己是怎样的,然后思考如何从当下变为理想状态的方法。

  这个过程中,若能找寻到一位心理咨询师,适时给予指点和反馈,会更有效。

  而在一段安全的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可以一起探索出使你纠结与痛苦的原因,也可以带你重新体会早年与父母互动的过程,获得新的经验和认知。随着不断获得一种更加清晰的理解,可以成功地降低各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

  广州心理咨询结语:

  从原生家庭中继承的一些模式和规则,在过去也许是必要的,但现在可能只会对自己造成限制。

  如果想拥有比原生家庭更好的生活,就努力尝试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去主动吸收更好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