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口: 让废弃矿山“黑”转“绿”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8月12日电 走进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白果坝工区矿山治理修复试点,一片盎然绿色映入眼帘,只见田地里向日葵长势正旺,公路沿线、边坡上栽种的树桩月季和太阳花枝繁叶茂,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

  重庆城口: 让废弃矿山“黑”转“绿”

  图为城口县修齐镇白果坝工区矿山治理修复后场景。

  望着眼前这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美景图,很难想象,两年前,这足足50亩地却是一个岩体裸露、砂石遍地的废弃矿山,犹如一块恼人的“伤疤”,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

  “以前这里堆满了废弃矿渣、采矿机械,还有一些杂乱的厂房,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堆放的杂物锈迹斑斑、臭气熏天,非常影响我们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村民邓振东在附近居住已经十几年了,看着白果坝锰矿从过去“灰头土脸”的破败模样,到现在“重披绿装”的蜕变,不禁赞叹连连,“现在整治以后,绿水青山看着舒服多了,平时的心情也好多了。”

  重庆城口: 让废弃矿山“黑”转“绿”

  图为城口县修齐镇白果坝工区矿山治理修复前场景。

  据了解,白果坝锰矿位于修齐镇白果村二社,修复治理面积约3.1公顷。自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以来,通过矿井水污染治理、地灾隐患治理、地形地貌恢复治理、土壤修复、植被恢复及配套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将满目疮痍的荒地恢复成了良田,并种满了油菜花。

  “今年春天油菜花开得正盛的时候,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打卡。我们将油菜收割以后,又种上了12亩向日葵。”白果村党支部书记黄芝君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田地,喜悦地说道,“向日葵成熟以后,无论是卖瓜子或是榨油,除去人工费用都还有赚头。葵花开后,这里又成为聚人气的旅游景点。”

  废旧矿山由“荒芜”到“绿地”的美丽嬗变,是城口县落实市委巡视整改措施,全力推进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市委第三巡视组提出整改意见后,城口县抢抓复垦复绿季节,扎实推进30.8公顷矿山修复治理任务,超2023年度修复治理任务300%。

  重庆城口: 让废弃矿山“黑”转“绿”

  图为城口县修齐镇白果坝工区矿山治理修复后场景。

  同时分类制定“556”整改标准,采取分类处置、渣堆清方卸载、客土复绿、修建挡土墙和截排水沟等措施,稳步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工作,截至7月底,完成了35个区块修复治理工作,关闭矿山房屋拆除120处约9300平方米,保留再利用39处11000平方米。

  此外,城口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巩固修复成效,定期对苗木进行维护,确保工程质量和修复效果达标。通过加强在建矿山管理,杨家坡、川渝2号钡矿成功进入市级绿色矿山名录库。

  城口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为推动‘锰矿经济’向‘生态经济’整体转型,为生态绿色‘补疤补创’,城口县关闭全县27宗锰矿山、13宗煤矿山,实施矿山生态修复1120亩。市级下达的14年矿山治理修复任务,城口2023年全面完成,较预期提前7年。曾经的锰矿产业重镇复兴街道、高燕镇、修齐镇,通过矿山关闭、生态修复,大力推动产业转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700万元。”(夏一文)

  catalogs:51457;contentid:11707803;publishdate:2023-08-12;author:黄童欣;file:1691816373501-142ab657-ee80-4986-a790-655bdf7694c4;source:29;from:新华社;timestamp:2023-08-12 12:59:30;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