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和小爱同学,会重蹈微软Cortana覆辙吗?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雷科技 leitech

  2014 年 6 月,亚马逊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硬件发布会,创始人贝索斯亲自发布了 Fire Phone,希望借此进入智能手机市场。5 个月后又发布了另一款硬件产品 Echo 智能音箱以及所搭载的 Alexa 智能语音助手,没有发布会,没有贝索斯站台,也有没有公开销售(采用邀请制)。

  八年后,Fire Phone 早已被扫进消费电子历史的垃圾堆,Alexa 却让智能语音助手成为了新的潮流,以谷歌、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小米、OPPO、vivo 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和蔚小理等一众汽车厂商,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语音助手。

  这是 2011 年发布的 Siri 没做到的。

  Alexa 的成功一方面来自语音技术的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在产品形态上的成功。智能音箱的产品形态不仅让智能语音助手不再只是 iPhone 的一个功能,而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也正好契合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并且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合流,智能语音助手除了充当「个人助理」,更多了「家庭管家」——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角色。

  紧接着就是巨头们蜂拥而至,他们看到了语音交互的可能性,也看到了智能语音助手开始成为用户的交互入口。

  不过,在 Siri 和 Alexa 们的多年竞争下,这场入口游戏依然没有出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赢家。甚至持续的巨额亏损以及商业化的迷途,都让智能语音助手生态的未来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一直在亏钱

  Alexa 最初的成功是出人意料的——包括外界和贝索斯,第一代搭载 Alexa 的 Echo 音箱就卖出了 500 多万台,此后销售规模和团队规模都在不断上涨。到 2018 年,Alexa 团队已经超过了 1 万名员工。

  但就在本月,被曝出计划裁员 1 万人,媒体报道指出裁员主要涉及 Alexa 团队和其他零售部门的员工,问题直指围绕 Alexa 的长期亏损。

  根据 Business Insider 获得的内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包括 Alexa 和 Prime Video 服务在内的全球数字部门(Worldwide Digital)亏损超过 30 亿美元,今年预计亏损达 100 亿美元。在此之前,该部门每年也要亏损超过 50 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数字部门的绝大多数亏损都与 Alexa 及相关硬件有关。这也是所有业务部门中亏损最严重的,是实体店和食品杂货业务亏损的两倍。

  2019 年,就曾召开过全员危机会议,试图解决 Alexa 商业化失败的问题,但最终还是再次失败了。

  国内厂商也同样面临相似的问题。

  根据阿里财报,2021 年包括天猫精灵和达摩院在内的创新及其他业务亏损达到了 98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创新及其他业务的营收仍在同比下滑,最新的第三季度收入更是同比下滑 45% 至 4.09 亿元,对同期 2071 亿元整体营收的阿里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百度在 2018-2020 连续三年投入重金补贴小度,甚至还能在不少综艺节目看到小度的冠名。烧钱确实换来了 3700% 的惊人销量增长,2019 年搭载小度的智能设备出货量达 1900 万台,据硬件行业人士分析每台补贴金额超过 200 元,整体的补贴规模达到了数十亿级别。

  庞大的补贴成本对百度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最终在 2020 年决定分拆出小度科技,独立寻求外部融资。

  几乎所有的智能语音助手都在经历持续的亏损,也只有大公司能坚持投入大量的开发成本。根据报道,美国前三大最受欢迎的语音助手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它们分别是:Google Assistant(8150 万用户)、Siri(7760 万用户)和 Alexa(8150 万用户)。

  但即便是和都开始怀疑智能语音助手的未来,他们大概率不会砍掉这块业务,减少开发投入却可能是题中应有之义,微软的 Cortana 基本就陷入了无限期的停摆状态。

  探索出路

  尽管 Alexa 与用户每周有 10 亿次互动,但发现,用户与 Alexa 的多数对话都是琐碎而「无意义」的,比如天气、闹钟、音乐播放和一些基本问题查询,既不能帮助改进 Alexa 的算法和 AI 能力,也带不来多少收益。

  这不只是 Alexa 的问题。大多数人使用 Siri 和小爱同学,基本也是围绕闹钟提醒、天气和简单问题的查询,比如地月距离之类。语音交互明明是最直接自然的交互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AI 和语音技术尚不完善,智能语音助手很多时候无法理解或理解错误用户的语音命令,这也是大家嘲讽「人工智障」的主要原因。

  大公司们也明白,除了对当前的语音技术继续改进,同时也在尽可能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比如和苹果都在简化语音助手的唤醒词,以提高用户的使用率。在今年 5 月开始支持「Look and Talk」功能,用户看着带屏音箱直接叫「Google」就能唤起语音助手;Siri 的唤醒词也从「Hey Siri」简化成「Siri+ 命令」;差不多同时小度也升级了类似技术,不再使用「小度小度」,而是直接「小度 + 命令」。

  另一方面,智能语音助手需要更多新的用户场景和新的产品形态。过去两年,小度就发布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产品,除了智能屏(带屏音箱)还包括无线耳机、电视、健身镜、平板、学习机等,甚至还有智能词典笔等,几乎都搭载了小度语音助手。

  天猫精灵没有自己下场,而是在 2020 年启动了双百计划,试图通过与一批硬件厂商合作,将天猫精灵安装到更多的智能硬件上。阿里的底气是淘宝和天猫覆盖了中国十亿消费者,所有面向消费者的智能家居或硬件厂商都不可能绕开这个平台,这是百度所不具备的。

  Alexa 覆盖的规模和品类还要更大,不仅是庞大的第三方硬件生态,自己也下场收购和打造了智能门铃、无线路由器、扫地机器人、智能烤箱、无线智能耳机等一系列搭载 Alexa 的智能硬件。去年年底,还发布了一款家用助理机器人,大体可以理解为会移动的 Alexa,并且在互动过程中会辅以一定的表情,强化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情感连结。

  没有人指望通过这些硬件赚钱,但随着硬件载体的继续扩张,意味着巨头们还在不断地烧钱,可钱终究不是大风刮来的。

  烧钱的尽头

  是互联网公司烧钱的先驱。1997 年,贝索斯就向媒体表示:

  「我们可以盈利,盈利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也可能是最愚蠢的。我们把可能是利润的那部分钱用来再投资于将来的生意。如果现在就让盈利,不管是哪个领导层做出的决定,都将是最愚蠢的决定。」

  在 Alexa 之初,的设想就是通过硬件补贴快速获取海量用户后,收集数据以改进 Alexa 的语音和算法,在不断改进用户体验的同时,通过精准的广告和购物推荐获利。另一方面很早就开放了 Alexa 的第三方生态,瞄准当时还方兴未艾的智能家居行业,吸引了大量的智能家居硬件厂商和软件开发者,极大地扩展了 Alexa 的应用范围和技能。

  阿里在 2020 年开启了「双百计划」,首先就是投入 100 亿建设内容和服务生态,其次是和其他硬件厂商合作推出 100 款千万级智能产品。天猫精灵希望在阿里的商业生态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不管是内容和服务,还是电商。

  然而,这些尝试还没有看明显的成果,Alexa 算是最为成熟的生态,却仍然还在扩大亏损,天猫精灵业务带来的收入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苹果和小米来说,来自盈利的压力更小,但恐怕就算是他们也无法接受投入大量开发成本后,智能语音助手依然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交互功能,或者只是一个智能家居产品的控制中心。

  彼得 · 蒂尔在《从 0 到 1》一书中写道:无论资源如何稀缺,只有对特定问题拿出最佳方案的公司才能赢利,还没有哪个产业能重要到只要参与其中就能建立卓越的企业。

  何况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管是苹果、、,还是阿里和腾讯都在缩回「探索」的手,关闭那些前景并不明朗的业务。对智能语音助手来说,留给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时间正在一点一点缩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