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拾得湖州一卷画

  潮新闻客户端

  拾得湖州一卷画

  ——游赵孟頫故居有感

  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余家漾校区604班 周泊言

  指导老师:宋永明

  元代诗人戴表元曾诗云:“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优异的自然造化,让文人、书画家们来吾菰城优游晤对、雅集吟诗、挥毫泼墨……数千年来,湖州以其如诗如画的姿态,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底蕴。

  我曾有这样的疑问:书画只是一纸一笔所留下的鸿毛,哪里能承载住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力量?很幸运,在“书画大家”赵孟頫的故居里,我找到了答案:画作不局限于国画式的笔锋浓淡,更不仅是动漫人物的素笔勾勒,而是在自然山水中寄托感怀,在吟诵细绘中升华“清远”境界,在浩浩历史中书写文化坐标。

  画卷是省略号,蕴藏着文人画的无限美感。“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赵孟頫“以书入画”,胸中意气抒发在书画艺术之中,借此寄托万般情感。欣赏展厅的第三单元“儒学提举·领袖书画印”,我仔细体悟《古木竹石图》上“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的绝妙诗句。赵孟頫用书法的“飞白”写出石及枯树干,章法简洁,笔法苍健洒脱,透出力度。住以流畅的笔调,以“个”字或“介”字,一撇一捺既有力又含蓄;《秀石疏林图》更是奇妙。画中巨石全用草法,树与荆棘用楷法和隶法,兰竹用篆法。画中自然事物与题字相呼应。欣赏赵爷爷的画,就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人便不知不觉地展颐摆腰,全身的筋肉都松懈起来。我惊叹于画中复杂多变的笔法,也共情于作者对精神意蕴的追求。

  画卷是感叹号,惊叹出寄于湖州山水的隐士之志。在展厅的第二单元“应召元庭·鹊华秋色里”,我了解到赵孟頫跌宕的仕宦经历。他在政治生涯的后期看淡功名,隐居故里,过起了寄情林壑的隐逸生活。在《鹊华秋色图》中,种种意象若即若离,一派苍凉而又不失秀逸的秋景铺陈于纸上。特别是在画卷中段设置的汀渚直接延伸到画卷的下缘,仿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似在邀请阅卷之人畅游于作者理想中如诗如梦的“桃花源”。赵孟頫虽然受召于元朝,却终其一生都对隐而不仕的南宋遗臣表达出相当程度的理解和尊重。我仿佛透过赵孟頫的山水画,感受到了他欲隐难隐的苦痛。他挥毫泼墨,是为了描绘理想中的林泉山水,来抒发胸中逸气,追求“诗画合一”也!

  画卷是冒号,领略湖州文化之“吴兴清远”。正如赵孟頫在《吴兴赋》中所写,“蒹葭孤芦,鸿头荷华,菱苕凫茨,萑蒲轩于,四望弗极,乌可胜数。”清山远水是湖州最显著的特色自然风景,也是赵孟頫笔下一种“清远”的豁达人生情怀。在展厅的第五单元“归去来兮·魂归青琉璃”中,我看到《水村图》如湖州的水乡风景一样,天远水阔,空气澄明。我好像听到小西街旁的潺潺水声,听到了月河桥畔游客的哝哝乡音;我看到《吴兴清远图》中带给我的直观而生动的“致远”:和一般的山水画不同,上边开阔的天空和下边辽远的水际竟占了全图的十分之八。画幅中间,寥寥数笔,画上连绵的青山和堤岸。于此,湖州由近渐远,连绵不断的山势以及延伸至太湖水天之间的无限空间与“清远”特色展露无遗……

  漫步于赵孟頫故居,欣赏着湖州书画,我已然沉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