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这是榜样的力量!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名单揭晓

  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教育系统加快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积极投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

  解放日报、文汇报推出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专题

  (事迹按姓氏笔画排序)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 冯志刚

  既是“一校之长”,又是数学奥林匹克教练,自1990年进入上海中学工作,冯志刚培养了上千名数学强潜能学生。从教33年来,他将学生发展、师德修养放在首位,为不同志趣领域、不同潜质的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空间。

  2002年,冯志刚被评为上海市当时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潜心培育有数学潜质的学生,是他最为快乐的事。多年来,经常为学生义务辅导,不计较个人得失,使这些孩子获得质的飞跃。坚持“教育德为先”,立足本职专业,他带领数学强潜能学生冲出上海、全国领先,所引领的团队累计指导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16枚,曾连续9年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在国际国内同类中学保持领先。

  自2013年担任校长以来,他持续引领上海中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探索,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保持全市、全国领先地位。“今天的上中学子,明天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深化学术志趣与素养培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他率先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与建构研究型、创新型学校这一学校发展新形态。在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合作育人过程中,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框架,升华了学校已有科技班、工程班通识专门课程的联通选择实验,拓展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创新实验组。这10年来,上海中学毕业生进入国内顶尖名校深造持续保持高位。今年,上海中学获得中国数学会申报2026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校承办资格,成为全球第一所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承办权的中学。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朱乃楣

  35年教师生涯中,25年主持校长工作……自1988年进入洵阳路小学,朱乃楣始终扎根在一所学校,用心用情“为每一个孩子寻找生命中最美的曙光”。

  在不改变生源,不依靠政策倾斜,不增加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如何坚守教育本源,坚守学生立场?她围绕“一样的阳光,润泽不一样的生命”的课程理念,聚焦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精准性和整合性,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从提出“寻阳”文化,到建构“分科·综合”课程体系,踏踏实实又充满创意地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育人的持续发展之路,让国家课程理念在一所最平常的学校得到专业而富有创意的落实。“润泽生命,洵美且异”是对生命成长的尊重,也是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在洵阳路小学,“有教无类”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真实的行动,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适合教育,将一所普通公办小学,办成老百姓满意度高的家门口好学校,成为备受认可的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标杆校。

  35年来,这位研究型校长直面问题、努力突破,沉下心来做研究。由她主持的《从薄弱到优质:24年落实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与研究》课题,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从薄弱走向优质,一举跃升为“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监测名列前茅的高质量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誉为“上海基础教育的一张新名片”。让每一个师生“洵美且异”,绽放出属于自己生命的光芒,是这位特级校长的不懈追求。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朱美芳

  从教30余载的朱美芳深信,教书育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育人比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科研也是培养人才的手段。”朱美芳长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线教学工作,先后主讲《先进材料进展》《高材专业前沿》等7门专业课程,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与学科前沿理论融入教学。她还构建了“沉浸式”教育模式,带领学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一线生产中深度融合产教研用,创新材料专业人才培养。

  多年来,朱美芳坚持给本科生上“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新生入校,她将硬核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生动场景,为学生打开材料世界的大门,点燃科研梦想;毕业前夕,她叮嘱学生要始终胸怀理想、情系国家。多年来,她还坚持担任本科生的“博导班主任”,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涯规划;当他们遇到学习、科研、人生等方面的困惑时,她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做好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育人和科研都是接力的事业,朱美芳坚信身教重于言教,甘为青年人才成长的“铺路石”。“你不是一个人单干”,每当青年教师入职,朱美芳的开场白都是这句话。她提出了“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三个“1”分别是新教师的学位导师、学院年长的教师和企业导师。在她的带领下,材料学院这支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团队,先后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百艳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名师、名校长,再成为教师教育者,无论角色怎样转换,李百艳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坚守“用父母心办教育”,以满腔热情满腔爱书写了初心如一的教育诗篇。

  2000年,李百艳作为人才引进到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任语文教师。她30年深耕语文教育,坚持“教文育人、立文立人”,指导学生用“魅力语文”文集来书写美好的童年与青春,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情怀,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色。她领衔主持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期名师领航工程李百艳工作室,培养骨干教师,跨区域辐射“三区三州”,彰显国家级领航名师的使命担当。

  担任校长期间,她直面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的“失语”、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失衡”、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失落”等危机,致力于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带领学校在“对话教育”育人新模式中转型崛起,并有力确保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平安,实现了师生的生命质量与学业质量等量齐观、高质量发展,回应了万千家庭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待。

  担任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以来,她切实服务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破解教育体量大、校际差异大、优质均衡达标难等挑战,创新性构建区域教师教育研究“立交桥”,指导研制《浦东新区教师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浦东杏坛”品牌活动,助推成立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临港分院,形成了全域覆盖的“教—科—研—训—评”一体化治理新形态,孕育出教师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与肥沃土壤。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吴蓉瑾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毗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和丰厚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她发起成立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志愿讲解已成为全校1300余名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她总能找到学生的“穴道”,激发潜能,因材施教,“云朵妈妈聊天室”也成了孩子、家长与她倾心交流的空间。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28年,她倡导情感教育,提出“教有真情,育无止境”,设计并开设了情感教育课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在区域内共享。

  这位特级校长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成立黄浦区情感教育名师工作室,编写《培养健康教育,构建完整教育》《云中锦书——我的情感教育手记》等专著,以教育科研提升教学质量。她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的教学模式,从最初借助于平板电脑进行“云课堂”教学,到架构“云课桌”“云厨房”“云手表”等校内物联网采集数据,再到“去屏化”“无感知”“护隐私”采集学习过程的相关数据,勾画学生数字画像。她积极探索情感教育与数智技术双驱动的小学育人模式实践,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倡导减负增效,学校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获评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她领衔的《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小学育人模式实践探索》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她本人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 林忠钦

  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成为教师,再到这所大学的掌门人,从教40多年的林忠钦常说,“交大就是我的人生”。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和教育家,林忠钦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道路上勇于担当、笃实奋进。

  林忠钦担任学校管理岗位19年,特别是任校长期间,全面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他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将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作为鲜活教育内容,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四个自信”,打造“大思政课”品牌。他坚持“让每个学生更优秀”的教育理念,深化“学在交大”教学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四大计划”,大力推动本研贯通培养,致力于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教育增值。

  他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引导,在历次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引导学生选择国家需要的大舞台,鼓励他们扎根在基层一线。他认为,学生的培养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立地”是学生要练好基本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攻破关键技术难题。如今,他培养的百余名研究生遍布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重点领域。

  林忠钦也是大学与城市共生互动模式创新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他的领导下,“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形成“环交大”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进一步支撑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他推动学校与临港集团合作成立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孵化了一批高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打通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落地的全过程,为大学助力科技强国提供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 房敏

  作为首位中医推拿学博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丁氏推拿疗法”流派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房敏从教从医30余年,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要求,秉承“人无德则无以立信,医无仁则不能疗疾,师无诚则不能以教,学无悟则无以成才”教学理念。

  “患者找我们治疗,是对我们的信任。除了精湛的手法,我们更要给予他们人文情感的亲切关怀。”房敏通过指导学生在自己身上实体操作推拿手法,从患者角度向学生讲述手法要领。天气寒冷时,房敏在推拿手法示范前,总是先将双手搓热再在学生身上进行操作。通过言传身教,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专业素养。

  他率先探索传统推拿学现代教学体系改革,形成教学理论—课程优化—人才体系—实践教学模块全流程框架;率先将推拿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将推拿学与生物力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交叉研究最新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材,打造传统学科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团队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国家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等10余人次,获得神农杯、挑战杯、科创杯等19项奖项,斩获包括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上海市卫生系统五四青年奖章等。

  房敏带领推拿教学团队以“新时代推拿学怎么教?教什么?如何培养?”为主线,以“德才兼备”为教育目标,打造推拿人才培养“上中医”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针灸推拿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领衔团队成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龚新高

  作为计算物理学家,他深耕计算凝聚态物理领域,屹立科学最前沿;作为教师,他教学不辍,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培育学生创新能力。龚新高怀着一颗科技报国的赤诚之心,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为国培育有理想有信念的科技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在课上大量采用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从基础计算物理知识讲起,以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为教材,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龚新高结合自身研究和科学前沿开设的《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和《计算物理模拟实验》课深受学生欢迎,在历年评教中均位列前茅。

  2020年起,龚新高担任了复旦大学物理学系首届强基班的班主任。他不仅建立了班会制度,还创立了强基班“大师讲坛”品牌活动,培育学生仰望星空的远大理想。此外,他连续多年参加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组织的凝聚态物理和计算物理前沿讲习班,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200名优秀学生讲授计算物质科学的前沿课程。

  在研究生教育上,他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善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去开导学生。在学术上,“严谨细致、创新求实,希望学生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在科研工作中自发、自信、自律”是龚新高对学生的要求。龚新高大力支持在读研究生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学术研究成果,不断输送毕业生进入海内外顶尖研究机构继续研究工作,让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活跃在学术舞台上。迄今,他已培养研究生毕业生40多人。学生中有近20人已在国内一流大学任职正教授,多人获评归国人才青年特聘专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常青

  常青从事建筑教育、研究与实践30年,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第一线,至今坚持为本科生开课。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罗小未先生的引导下,他在国内首开“建筑人类学”课程,提出了以人类学视角研究建筑学问题的新范式,多年来影响着国内相关研究的进程。他领衔改革和主讲中国建筑部分的课程——“建筑理论与历史”,先后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多年来深受校内外学生欢迎。

  常青长期关注和投入城乡建成遗产保护和历史环境再生领域,对地域风土建筑谱系的分类研究用功尤深。针对城乡建成遗产保护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他在同济建筑系创办了国内和亚洲地区首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20年间,在他的推动下,该专业已建设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和首个保护技术中心,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一流专业”等荣誉。该专业培养的500多名毕业生中,不少已成为建成遗产保护和历史环境再生领域的佼佼者。他还整合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的学科资源,促成了建成遗产保护的本—硕—博培养体系;结合上海市学科建设的“高峰计划”,领衔组成了国际化的跨学科保护与再生教学研究团队和中英文学刊。此外,常青还将自己主持的获国际金奖项目的奖金数十万元捐为“风土保护奖学金”。

  由于这些业绩和贡献,常青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教育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其保护与再生工程设计项目先后获两项国际金奖、一项国际荣誉奖等。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 董君武

  在教育战线上工作34年,先后担任上海市育才中学副校长、育才初级中学校长、华东模范中学校长、市西中学校长……无论在哪一所学校,基于不同学校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董君武始终遵循规律、尊重差异。让学生带着笑容走进校园,是这位特级校长始终追求的教育理想。

  2012年初,董君武调任市西中学校长,针对市西中学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积淀和相对已经高位发展的现实基础,他和管理团队提出“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发展目标和愿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在静安教育区域走向个性化背景下,他积极展开教育改革实践探索。11年来,先后推出了思维广场教学、创新实验课程孵化、MOOC与翻转课堂、学生免修制度和导师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创设微型讲座课程、学生自主阳光体锻课程、“3+5”日课程设计、寻访身边市西校友、文化游学、思维广场跨学科融合式教学、漫思实验室教学、学术性高中创建五大重点等课程教改实践探索项目,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这些改革实践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引起全市乃至全国教育界广泛关注,吸引众多教育团队参观交流学习。2013年,他因“思维广场教学实践探索项目”荣获全国创新校长奖。学校教改成果《思维“广场”撬动教学深度变革,实践“优势学习”的研究》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主持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工作室,向全市辐射市西中学教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