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文化赋能,打造“培训+”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中宏网9月3日电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驻蓟州区马伸桥镇帮扶工作队,不断挖掘和统筹地方特色资源,将党建、思政、团建等各类研学、培训活动与当地红色文化、绿色科普、生态文旅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出“培训+”发展新模式,通过校地共建,打造校外实践课堂,推动“研学培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展非遗活动,传承优秀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所在,振兴乡村文化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展示和宣传蓟州区非遗文化产品,提升帮扶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驻村帮扶组对接蓟州区非遗文化协会,在州区区文化馆、马伸桥镇综合文化站打大力支持,蓟州区非遗文化展示活动首次进入乡村,在帮扶村开展了“非遗文化进乡村 文化传承沁人心”主题活动,现场展示了刘氏石磨元宵、品香源腐乳、邦均子火烧—一品烧饼、刘氏糖化、麦秆手工扇编制技艺等非遗项目,让村民在非遗文化活动中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统筹文化资源,助力乡村富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既是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帮扶组驻村以来统筹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挥好龙山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的红色资源、马伸桥蓝莓生态特色小镇的绿色资源优势和马伸桥镇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生产力。
帮扶组积极对接学校各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到马伸桥开展党员培训活动;对接天津市中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天津市中高职学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到马伸桥开展思政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对接天津市心理协会,组织协会成员到马伸桥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培训人员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学在村里、消费在村里,就是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感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通过实践参观、现场教学、小组交流、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最接地气的一次培训,也是切实体会农村变化的难得机会。通过“党建+研学”方式,激活了当地资源,也实现了联农带农,助力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收入。
下一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帮扶组,还将进一步对接各大机关、学校,不断盘活当地资源,发挥和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