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要 夯实主题教育效果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是此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之一,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要在“怎么学”上掌握科学方法,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这四种学习策略,在学懂弄通上“谋实效”,在学无止境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上“求真章”,在学以致用上“建新功”,夯实主题教育效果。

  在学懂弄通上“谋实效”,就要全面系统学,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态度延展此次主题教育的“广度”。全面系统学要求我们“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一方面,坚持“横向到边”。用心、反复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结合全书目录读原著、借助各级标题学原文、构建逻辑框架悟原理,把著作“厚的读薄,薄的读厚”。另一方面,要坚持“纵向到底”。系统梳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从中弄清这一思想的来龙去脉、前后因果和路径走向,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在学无止境上“下功夫”,就要及时跟进学,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精神强化此次主题教育的“力度”。及时跟进学要求我们一以贯之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学习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一方面,要端正学习态度。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因此必须强化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能“随大流”、“一般化”地被动学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习习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和批示、党中央作出新的决策部署、出台新的文件等,都要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养成读人民日报时政报道和重要评论、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读《求是》杂志的习惯,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

  在学深悟透上“求真章”,就要深入思考学,以“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殆”的专注提高此次主题教育的“精度”。深入思考学要求我们在主题教育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不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做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一方面,要坚持“重点突破”。从细微处入手,以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具体工作领域的理论作为“突破口”,多思多想、学深悟透,深入思考这一具体领域理论的发展沿革、内涵精髓和现实意义,系统掌握其中的深刻道理、深邃学理和深厚哲理,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做到既知其言更知其义,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要坚持“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思考学习方法,凭借此方法逐步进入理论学习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继续深入学习思考其他具体领域的理论,由浅入深、由易及难,通过点、线、面的连通汇合,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会贯通。

  在学以致用上“建新功”,就要联系实际学,以“登山知天高,临溪知地厚”的主动抬升此次主题教育的“高度”。联系实际学要求我们在主题教育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将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让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方面,坚持联系和改造主观世界。用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自觉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还要通过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另一方面,坚持联系和改造客观世界。做好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从理论出发检视整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工作,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学习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把理论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作者: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