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文科背景下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一流专业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当下,面对未来,聚焦专业建设、人才队伍、产教融合,培养适应传媒行业发展前沿的新型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播音与主持艺术一流专业建设特色路径,服务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
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瞄准国家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战略布局,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有声语言多样化需求的改革。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重点面向新媒体和有声语言应用艺术领域,积极培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声语言内容创新创作人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应用型人才。二十多年来,不断进行着专业特色发展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一、新文科建设与播音专业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全面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体现了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意图及实践要求。在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下,新文科进一步促进传统文科自身重组,多学科交叉融合,助推学科建设创新发展,以培养多元化跨学科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社会服务与需求满足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考察时也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根本属性是新闻性,核心属性是艺术性,专业隶属于艺术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与新闻学、表演、应用语言学等专业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
图片来源: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
二、创新“新媒体”和“有声语言+”的川传模式
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先后被列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四川省民办本科专业提升计划等,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 破局之举,率先入局“新媒体”
早在2017年,在专业方向中增设新媒体主播主持方向,开设融合新闻实务、新媒体主播主持等方向课程。与同类院校、专业相比起步较早,具有较强的前瞻性。2018-2020年,方向细分更为精准,将新媒体主播主持方向分为IP运营班、PGC主播班和电竞主播班,增设新闻发言人实务、新媒体运营和新媒体公关等课程,进一步贴合行业需求。2020年,方向更名为“融媒体主播主持”,进一步呼应行业变革。2021年,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媒体融合新格局,服务传媒行业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四川观察联合本专业所在的有声语言艺术学院,成立“新媒体运营产业学院”,以实验班的形式,联合培养新媒体应用型人才。
建成新媒体直播主持、新媒体音频节目创作主持两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和新媒体短视频制作一门省级一流课程。
(二) 创新之路,重点布局“有声语言+”
2018年,本专业所在学院由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更名为有声语言艺术学院,进一步适应文化发展、完善专业内涵和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借助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传播样态,如网络直播、电竞解说,还有适应国民经济、文化建设等众多领域,如语言教学、场馆解说、体育展示等,需要大量有声语言艺术的专门人才。结合媒体转型“全能型”人才的需求,加上文化发展“新时代”的迅猛势头,围绕“有声语言+”来更新人才培养思路、丰富专业内涵、拓展专业外延势在必行。
更名之后在专业方向中增设了有声语言社会应用方向,设置网络音频、经典诵读、讲解艺术、有声语言教育等课程体系,进一步满足社会有声语言应用人才需求。打造“有声工坊声音工作室”,推出有声读物IP设计等系列微课成果,获得2021年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高等教育组四川省一等奖。孵化产教融合音频产品于2022年12月上线喜马拉雅FM平台,播放量超500万次。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一流专业建设特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一)专业提质重在师资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把人才视为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深刻认识到教师人才专业建设提质的前提,通过积极探索,专业教师中有三人闯入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环节并获得等级奖励;一人获得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教师”称号,一人获得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加快教师引进步伐
先后引进了包括新华社四川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各省级卫视的优秀主持人、编辑记者等为代表的高素质师资加入队伍。打造形成一支以高素质的教学和管理人才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与专业设置相适应、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2.拓展教师培养渠道
组织百余人次教师到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观察、等院校和行业一线学习交流考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科研培训会、学术研讨会、业务培训会,承办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融媒2.0时代互联网+暨四川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及视频传播高峰论坛”等活动。
制定《有声语言艺术学院专任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结合专任教师的学缘背景和行业履历,将专任教师到校任教的阶段划分为“适应”“融入”“超越”三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适应”阶段主要进行师德师风、教师职责、教学业务等方面的强化和引导。“融入”阶段主要涉及专业历史沿革、特色优势、人培成果、课程思政等内容的专题培训。“超越”阶段主要根据教师的发展意愿,从科研教研、行业前沿、挂职见习等不同渠道对教师队伍进行全方位打造。
拓展地方融媒体中心的交流渠道,派出多名师资进行技术和业务扶持,惠及百余名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建设“川南”“川北”“川东”实践基地群,开展业务交流活动。
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对标省级“青教赛”“教学创新大赛”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技能竞赛、金课展示活动、课程思政竞赛等,以赛促教,成果突出。将各类竞赛细则写入《有声语言艺术学院专任教师发展方案》,将比赛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竞赛引领,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们能快速进入专业教学语境,实现教学手段的完善和教学理念的跃升。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类“磨课”活动,根据教师实际需要,选择部分教学水平较高、教学评价较好的教师课程,通过课程搭配、编排,向教师队伍开放“主题示范课”,逐渐形成层次丰富的教学示范“案例库”。通过观摩引领,营造“人人可参加,时时能观摩”的开放、包容的教师成长氛围,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二)教学提速重在创新
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是教学提质的关键因素。专业积极鼓励教师队伍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拓展课程的新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竞争力。一个教学团队在第二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
1.创新教学方式
双语播音教学团队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深耕课程思政,将“两会总理答记者”环节搬到课堂中,让学生直接以“翻译员”身份参与实训,翻译实训既是对专业能力的锤炼过程,也是及时了解国内外时政热点的良好机会,能将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语音与发声教研室用“专家会诊”给师生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学生以“问诊”的形式向教师团队请教自己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团队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处理方案向学生给与解答和帮助。学生的发问其实是对自身的审视,教师的解答也是对教师水平的锤炼,多样化“专家”意见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电视方向的专业课教师将直播带货实训模块引入课堂,教师团队多次与厂家沟通并实地走访生产线,带领学生从“选品”环节开始介入直播带货工作,利用商家的社交媒体账号完成了多场真产品、真平台、真销售的带货直播,实训让学生从“选品”到“复盘”的整个直播流程和运营思路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思考。
2.创新课程设置
建设多门优质课程,包含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中均引入了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相关项目,进行了“项目进课堂,实践在现场”的有益尝试,从课程共建、内容生产、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产生了实际效果。
2020年开始,同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建立合作,围绕“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消防知识科普”等内容开展联合创作。学生作品《逐梦火焰蓝》作为全国首部从大学生视角记录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层指战员的微纪录片,被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中国青年报等多个单位新媒体平台发布。2022年,组织学生参与四川观察“乡村振兴”助农大型直播带货活动全流程,实现助农产品销售4500多件,直播间热度3000多万,网友点赞互动700多万。2021年,参与新华社 “Pandaful”项目,负责新媒体熊猫科普产品生产,该产品面向全球传播,累计播出超过100集,总阅览量超过10亿。
3.创新实践模式
构建“基础实践一综合实践一创新实践”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媒体及企业派出项目主管、专家骨干、聘请社会名师与学院联合教学,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向深入。加强专业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升级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
专业建设的“有声语言实验实训中心”获得2021年四川省民办高校“产教协同育人成果奖”和优秀“实训中心(基地)”称号。
2020年,依托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基础,与科技公司共建“形体体态测评与研究中心”。2023年,依托省级应用型示范课建设基础,与科技公司共建“元宇宙新媒体实验室”。
(三)育人提效重在拓展
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服务基层,为夯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贡献力量。既实现了全国各省级媒体的广泛覆盖,又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培养了优秀应用型人才。优秀代表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金牌主持人”、百优电视主持新星、“中国好记者”、全国人大代表等荣誉。同时,本专业积极回应行业和社会需求,主动拥抱传媒变革,拓展人培模式,培养了大批适应新媒体和有声语言应用的人才。
1.拓展“分方向+分阶段”育人模式
本专业将大学四年划分为“2+1+1”三个阶段。利用 “2”,开设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通识课程,以“采、写、编、摄、评、说、播”等专业技能、理论课程和美育等通识课程实现“厚基础”。利用第一个“1”,开设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用新媒体、有声语言应用等方向课程和基于传媒行业需求的“定制”课程实现“强实践”。利用第二个“1”,完成专业实习,实现人才与传媒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在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观察、各级广电融媒体中心等单位、企业实习或直接参与新媒体项目,实现“出成果”。
在电视、广播、融媒体、网络音频、综艺五个方向的基础上,与四川观察、星空购物联合建设新媒体运营产业学院一个。实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实践教学到产教融合的链接和探索。
2.拓展“全过程”育人场景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其中,全方位育人要求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着手,形成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多层次、多维度的育人格局。
借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召开的契机,学院专业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参与大运会比赛场馆专业工作的社会实践。其中18人在多个项目中负责体育展示中英文播报、现场MC和现场评论解说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负责赛事摄像、舞台监督和音视频播放等工作,在充分展现本专业师生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同时,弘扬体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三、结语
新文科建设逐渐深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放眼传媒发展变革趋势,主动应变,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深度拓展专业办学特色,培养多元化创新传媒人才,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近20 年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引领,紧跟国家媒体融合步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升级,做出了突出成绩。“分阶段”“分方向”的思路,“厚基础”“强实践”的坚持,“新媒体”“有声语言+”的创新,走出了专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本文系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全媒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1-1462
特邀作者:
姜玮玮: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新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