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报考人数过千万,为何还要引导"双一流"硕士去当老师?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ID:ifengopinion),作者 |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现实中,中国最顶尖高水平院校的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已经不是新闻。但是这些名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也需要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8月31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今年将启动实施,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来培养硕士层次的中小学教师。
据介绍,今年7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发布,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会同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
“国优计划”是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尤其是科学课程教师的积极探索,而对于这一探索,也有部分舆论表示不解。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虽然我国眼下的师生比不高,优秀教师欠缺,但随着出生人口下降,适龄学生减少,在不久的将来,中小学教师就会“多出来”,此时推出的教师培养计划,具有可持续性吗?
二是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基本的学历要求已经提高到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通过“人才市场”,中小学就可招聘到优秀教师,为何还要推出新的计划?这会不会让其他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报考教资考试更难?
再者,“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不是在和师范类院校“抢饭碗”吗?这会不会刺激教师招聘、培养、使用的“唯名校论”?
当前,针对出生人口减少,有少数舆论炒作将来或出现教师冗余和裁员,如有自媒体声称,未来教师将裁员100万,这不但不符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而且还人为制造教师队伍的恐慌,也影响吸引优秀人才选择教师职业。
我国近年来正面临适龄学生入学高峰,今年就被舆论称为“最难入学年”,多地还曾发布学位预警,总体看来,我国中小学优秀教师依旧稀缺,而就是接下来因出生人口下降,适龄学生数减少,我国中小学教师也不会多出来。
可以说,适龄学生减少,正是我国提高学校办学标准,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的契机。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小学生师比为16.19:1,初中生师比为12.72:1,虽然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经全面达标,但只是满足了国家基本标准,要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还需要大量的好老师。
根据出生人口变化,有关研究推测,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在2021—2023年呈增加趋势,从2.16亿增加至2.20亿,之后持续减少至1.62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3年、2026年、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进入快速减少趋势。
与学龄人口的变动一致,小学和初中教师的绝对需求数量将先后在2023和2026年达到峰值,此后快速、大幅缩减:小学教师的绝对需求数量从2023年到2035年将分别累计下降约108.2万和111.7万,初中教师的绝对需求数量从2026年到2035年将分别累计下降约74.7万和90.7万。
这就是自媒体炒作将裁员100万教师的“依据”,用教师“过剩论”与“裁员论”,对各地进行的教师招聘以及高校开展教师教育“泼冷水”。然而,这些预测与论调,忽视了一个现实和一个规律。
一个现实是,就是按高质量、高标准的生师比、班额配备,我国当前还缺教师,如果不招聘新教师、不培养新教师,加上老教师退休离职,生师比将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学校会再次出现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这会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背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一个规律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师生比,降低班额,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教育发展应对出生人口变化的“最优解”,不是对教师队伍进行“动态调整”,而是注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保持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定力,以小班化教学为方向与原则,动态调整班额,优化教师队伍管理与评价。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均规模继续扩大,平均班额相对稳定。2020年,普通小学校均规模679人,比上年增加19人;初中校均规模931人,比上年增加10人。普通小学平均班额38人,初中46人,均与上年持平。
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的班额大多在20~25人,是有较大的差距的。
我国学校教育要提质增效,关键在于要开展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差异化教育需求,这就需要降低班额,为开展探究式、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创造条件,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义务教育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现实和规律,也就要求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招聘,确保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师配置。
新推出的“国优计划”,是发挥高水平院校的学科优势,向中小学培养、输送科学类课程教师,推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优化的积极探索。
据介绍,“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同时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确保“国优计划”研究生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践,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开展科学类教师教育,将丰富教师教育的学科结构与培养层次,从源头上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的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强教必须强师,强师也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双一流”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纷纷到中小学应聘,引发舆论关注。有人质疑这是“大材小用”、“学历高消费”,而从中小学对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硕博毕业生的评价看,他们的学科优势和思维优势,为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带动中小学课堂进行改革创新。
尤其是“双减”之后,国家强调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来自综合性高校理工科专业的硕博毕业生,既弥补了中小学科学类教师的不足,又在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教学与课外科学兴趣活动组织方面,展现出自身的学科优势。
由此可见,“双一流”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不是抢师范类院校的“饭碗”,而是发挥鲶鱼效应,推动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国优计划”的提出,就是力图解决这一问题。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培养体量也许仍然有限,但可以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师范院校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凝练师范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可以说,“国优计划”就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积极探索,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优计划”重点培养研究生,但高质量教师队伍不是高学历教师队伍,这一计划强调的是发挥综合性高水平院校的优势,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教师。
为此,在具体实施计划时,不论是试点学校还是选择该计划的学生,都要摆脱学历思维,重视从教的核心能力与素质培养,让“国优计划”真正为中小学输送一批高素质的科学教师。
另外,名校毕业生不等于就是名师,名校毕业生成长为名师,还需要进入教师岗位后的使用、管理、评价与继续教育全面跟上,要为所有教师的职业与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