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堰对口协作

  北京市密云区与竹溪县,同为两地的重要水源区,有着相似的地理属性与资源优势,在京都与水都纵深开展对口协作的东风中,密云与竹溪资源互通,同频共振。地处竹溪城关镇的密云小学,是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北京市和密云区援建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秋季主体工程完工,正式投入使用。竹溪县密云小学自2020年秋季顺利开学以来,成效显著、成果斐然,为推动该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无到有,建设小学解决深山教育难问题

  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庄严气派,校内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阵阵读书声不绝于耳。走进竹溪县密云小学,这里全新的环境让记者眼前一亮。因对口协作,竹溪县城建设起了一所高规格、高质量的小学,解决了这里教育难的问题。

  竹溪县地处大山之中,多年以来,这里因为教育基础设施标准不高、功能不全,不少人无奈只能将孩子送到邻县乃至市区上学。自北京密云区与竹溪县开展对口协作开展以来,北京、十堰两地各级领导通过精准研判、多方接洽,推动了竹溪县密云小学项目落地实施。

  自2015年起,竹溪县教育局每年选派当地中小学校长参加密云区教委组织的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北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2017年7月,密云区派专人来竹溪,针对教师开设暑期专题讲座;2018年,竹溪县组织多名幼儿园园长到十堰参加北京专家授课……通过靶向发力,结合竹溪县教育优势和优质资源,纵深推进两地交流互动、名师培养、师徒结对、教育培训、远程教学等合作事项,全力助推该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密云小学工会主席吴军回忆,2020年9月,竹溪密云小学正式开学,原竹溪县城关镇中心学校和竹溪县城关镇守金店小学的900余名学生并入到密云小学上学。“此外,我们还额外增加了900个学位,招收划片范围内的一年级新生,对其他年级的学生采用转读制。当时有1800多名学生在这里读书。”吴军说道。

  开学当天,无数竹溪居民汇聚在校内,目睹学校的硬件环境,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感受学校的教学氛围后,毅然将孩子送在这里。

  家住竹溪县城关镇的居民杨女士,孩子2014年出生后,她便开始担心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在了解到北京对口协作在竹溪建设了希望小学后,她起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孩子送到这里。“因为我爱人在外地打工,我如果把孩子送到十堰的话,没人照顾她,我也不放心,竹溪密云小学刚好解决了我这一难题。”

  如今,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杨女士的孩子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回想起来,当初把孩子送到这里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杨女士感慨万千。

  条件优厚,师资硬件条件均在全县前列

  目前该校已有教学班33个、学生1800人,一串串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对口协作的强大力量。

  据了解,竹溪密云小学占地32亩,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共有主体建筑五栋,分别命名为“明德”“润德”“启源”“智源”“慧源”,意在“明德启智慧”。在校内的功能教室,记者看到,古筝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10余个亮点纷呈、功能不同的教室一应俱全。而在标准化的师生食堂内,菜品丰富、干净卫生的条件让老师用心、学生舒心、家长放心。在学校安全方面,这里则配备了监控系统、人防工程,以此筑牢了安全防线。

  除了硬件,师资力量的强大,也是密云小学能在竹溪扎根,并受到家长重视的重要一环。今年31岁的邹航是密云小学数学老师,目前担任三年级某班的班主任。2014年,怀揣着教育梦,她考入城关镇中心学校。2020年9月,因密云小学投入使用,自己和同事们便来到密云小学教第一届新生。“刚开始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条件确实比之前好很多。”邹航说,作为密云区对口出资建设的小学,这里还设置了很多社团课,这在原来完全不敢想。邹航还经常和密云区的小学老师们进行业务探讨,并赴北京培训,应用到工作中。在邹航的不断努力下,她不仅在去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自己的精品课程也先后在市、省两级获奖。

  如今,邹航的女儿田佳媛刚刚上一年级,作为密云小学的老师,她义无反顾地选择让孩子在学校就读。“在密云小学读书,我很放心。”

  硕果累累,该小学将打造成“竹溪样板”

  首都与车城虽相距千里,却因一水结缘,密云区与竹溪县也因背负着相同的使命谱写着一段段佳话。以密云小学为例,这里以“智慧校园、博雅学校”为目标的密云小学在竹溪教育事业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该县培育后备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年以来,学校立项批复投资5500万元,截至目前实际到位资金5896万元。除了资金扶持,在教学质量上,北京密云区同样给予了不少帮助。北京市密云区第一小学与竹溪县密云小学达成了对口支援关系,密云区第三小学与竹溪县密云小学建立协作关系,通过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实现以合作促共赢、以交流促提升。同时,竹溪密云小学多次组织教职工前往北京学习。切实补齐教育教学设施短板,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乡村振兴步伐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竹溪县密云小学校长杨勇介绍,未来,竹溪密云小学将在对口协作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成“竹溪教育样板”,推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力争为竹溪县建成区域教育强县,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竹溪“绿色发展示范县,乡村振兴先行区”而不断努力。(作者 周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