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研“舒适之星”历史最高分 体验飞凡F7座椅科技

  【太平洋汽车导购频道】相信驾驶过飞凡F7的人,没有人不被飞凡F7的座椅所吸引,宽大的尺寸加上足够有支撑性的填充,再打开通风功能,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享受,而本次飞凡也邀请了我们参加其座椅科技的技术展示,揭开其座椅舒适性的秘密。  为了将飞凡F7的座椅做到极高的舒适性,飞凡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斥巨资打造了实验室,同时做了大量的真人测试,以保证座椅的舒适程度。

  中汽研“舒适之星”历史最高分  通过将传统的主观评价转变为基于数据的客观评价,中汽研“舒适之星”测试解决了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领域长期存在的评价指标定义模糊、评价方法主观且尺度不统一的问题。为此,“舒适之星”设计了涵盖座椅支撑性、缓冲减振性、人体工学符合性、姿态保持性四大维度,压力分布、静载特性等9个类别,共计63个项目的测试体系,弥补了座椅舒适性客观测试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缺失。  因为评价维度最全面、评价标准最科学,中汽研“舒适之星”也被视作业内最权威的座椅舒适性评价与认证。飞凡F7成为第一款在压力分布共30个子项目中获得满分的车型,也展现出了其具备的高含金量与极致舒适性。

  行业最高标准座椅平台?  飞凡F7首次搭载了上汽全新自研的高端座椅平台,其具有低座高、高强度、模块化三大技术亮点。

    低座高:通过齿条结构对传统齿板结构的创新替换,座椅最低高度得以下降28mm,配合采用躺式结构减薄约30mm的电池包,飞凡F7前排垂直空间达到99cm。  高强度:飞凡F7座椅骨架骨架刚性超出国标30%,这不仅为乘员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电动汽车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抗g值冲击的支撑表现。

    在前排座椅骨架纵向疲劳试验中,沿力F1的方向在座椅骨架顶部中心位置绕调角器转轴加载167Nm的力矩;沿力F2的方向在座椅骨架顶部中心位置绕调角器转轴加载245 Nm的力矩,F1、F2分别以每分钟15次加载40,000次测试,验证飞凡F7巴赫座椅后骨架没有任何严重的变形、裂缝、失效或异响。

  模块化:这套高端座椅平台具备灵活配置功能模块的良好可拓展性,飞凡F7巴赫座椅丰富的加热、通风、按摩、电动腰托、电动腿托等功能都得益于此。

    首套全指标中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上汽联合国内标准化权威机构,依托三种姿态下的人体曲线扫描,开展了覆盖全国主要区域针对驾驶员群体的3000+人次采样,并由此构建了涵盖23项表征指标与5%、50%、95%三种体型规格的国内首套全指标的中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

  这套中国人体格数据库的构建及分析研究,让上汽真正掌握了座椅人机工程优化的底层“密码”,也正是依托这套数据库的支持,飞凡F7巴赫座椅展现了极佳的人机工程适应性,其座椅断面设计高度贴合人体曲线,带来极致舒适的乘坐体验。

  针对腰椎、颈椎友好设定  脊柱决定着人体的体态与平衡,而在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中,腰椎可以说最为重要、也最为脆弱。而一系列数据也充分表明了国人“腰痛”的隐忧——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经突破2亿,25-39岁年龄段的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问题检出率高达13.93%,37.6%的职场人受困于腰椎/脊椎疾病……针对这一核心“痛点”,座椅工程团队通过统一力学分析,从系统维度提出“腰部友好”的解决方案。

    座椅断面高度贴合人体曲线:飞凡F7巴赫座椅断面高度贴合人体曲线,其四向腰托的调节与总计70mm的软发泡层能够尽可能贴合背部曲线;结合580mm的同级最长坐垫、电动腿托、三层共65mm的软发泡层,假人标准测试中,巴赫座椅接触面积达到了1775.81cm2,同级领先,达到了比奔驰S级座椅更大的坐垫接触面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腰部舒适性。座椅复合结构  巴赫人体工学座椅前排座椅具备10层复合靠背和8层复合座垫;后排座椅8层复合靠背和8层复合座垫,乘坐压强均匀,贴合人体腰部、肩部、符合人体S曲线的无缝贴合。

    在座椅颠簸蠕动耐久性试验中,颠簸测试电机以每分钟100次循环、动蠕动电机以每分钟4个循环速度运行,假臀横跨悬臂中心线左右各21°的区域分别进行前排座椅重复20, 000次循环,后排座椅10,000次循环。经耐久测试之后,飞凡F7巴赫座椅座垫面套未出现磨损和皱褶、座椅未出现异响、座椅弹簧和缝线未出现断裂、面套固定卡钩为出现脱出及面套损坏等现象。  在座椅导入导出耐久试验中,分别按照假人沿着与车中线45°的角度进入座椅、加载75 Kg力在座椅上、假人在水平面内前向旋转90°、假人在水平面内向侧支撑方向旋转回90°、将假人离开座椅、以每分钟 3 个循环的速度重复15,000次。经测试后,飞凡F7巴赫座椅H点变化在公差范围内,而当去掉座椅的外包覆后,其内部未有损坏部件。

  座椅坐姿优化  经人体工学验证,座椅角度越小,其乘坐舒适度越高。飞凡F7针对电动车人体坐姿进行座椅角度优化,巴赫人体工学座椅角度优化为16.383度。 (传统燃油车座椅角度普遍为18.229度)

  将频率工程考量融入座椅舒适度  除了静态的分析与优化,飞凡F7还针对动态工况的振动与人体不耐受频率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对座椅与底盘进行了整体的频谱优化。作为人体的支撑平台,座椅固有频率就不能形成与悬架的共振、放大冲击,也不能导致人体的共振、引发不适。

    基于这样的理念,飞凡F7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灵敏度分析与实验验证,锁定路面的激励频率与轮胎的转频主要分布在0-15Hz范围内,而人体脏器的主要共振频率为4-12Hz、脑部则为25Hz。  依靠虚拟仿真进行薄弱项分析与优化,并通过6个位置的结构加强,如座垫MTM>45mm,靠背MTM>35mm等措施,实现将座椅的一阶横摆模态由15Hz提高到接近19Hz,成功避开路面的主要激励范围与人体主要的不耐受频率范围,从而实现了更稳定、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座椅平均压力与奔驰S级相当  在95%标准的压力测试中,巴赫人体工学座椅平均压力仅有0.42N/cm2,这一数值与被广泛视作标杆的现款奔驰S级车型几乎一致,巴赫座椅的舒适性由此可见一斑。  优异的压力分布也是座椅“软硬适中”的体现。巴赫座椅由软及硬的三层发泡填充在静载特性测试中表现也尤为出色,坐垫和靠背的静刚度都在合理范围内。

  静刚度、冲击吸能双满分  巴赫人体工学座椅通过由软及硬的三层发泡填充措施,在中汽研权威测试中,其静刚度与冲击吸能能力达到双满分。其对人体更好的支撑性与滤振性,从而提升乘坐舒适度。

  编辑总结  除了上述所说,飞凡关于座舱舒适度的设计还有穹顶天幕等智能晕车舒缓系统等,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飞凡F7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而我们参观的实验室造价都达到了上亿元,如此高成本的投入,自然会换来很好的成绩,飞凡F7被称作30万内最舒适电轿可谓是实至名归,而飞凡在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后也展现出了自身强大的实力和信心,相信在未来的产品上,我们可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图/文/摄:太平洋汽车宋枫桦)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