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打造博士后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博士后站点则架起了人才与企业的桥梁,实现了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融合,成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催化剂,锻造高级技术专家的孵化器。对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博士后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更是成为引领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助力经开区进入全球高精尖产业发展前沿阵地的“推进器”和“新引擎”。为加大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人才引培力度,打造博士后人才“蓄水池”,2020年,北京经开区印发了升级版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鼓励企业积极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载体,同时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工作资金支持力度。几年来,依据《管理办法》,经开区已陆续为区内符合条件的设站单位拨付资助金额共计2130万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依靠博士后技术革新,帮助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企业突破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上作用明显。对此,北京呈诺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管理工作负责人周瑞龙深有感触,“在经开区的支持下,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让企业得以与北京多所知名高校建立科研合作交流平台,依托稳定的人才梯队、研究机构和医院三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力量,对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前瞻性、多维度的科研视角,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同时,经开区对企业博士后培养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很大,一系列的博士后人才的扶持,不仅助力企业加速完善和储备人才梯队,提升研发能力、充实研发队伍,同时也为吸纳高精尖科研人才提供了资金支持的保障。”
《管理办法》除了将招收博士后人员给予资助经费标准由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同时还对经开区工作站和分站职责、分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条件和程序、在站期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新增了服务保障政策和经费管理规定,另外还对博士后住房保障方面进行了支持。
筑巢引凤。据悉,自2001年8月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截至目前,经开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达65家,其中,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1家。近三年新设站28家。累计招收培养20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近三年招收培养博士后75名。其中,《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经开区2020年共计向符合条件的分站的14名博士后拨付补贴资金420万元,2021年为25名博士后拨付补贴资金750万元,2022年为32名博士后拨付补贴资金960万元。
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课题与公司科研研发项目紧密相连,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以助推研发课题更加快速落地,“经开区对企业开展博士后工作的扶持力度很大,在人才紧缺的时代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减轻企业招聘博士后的招聘压力和成本的同时,也减轻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科研压力和生活压力,吸引博士后入职,让他们更安心更踏实地专心科研,做出更好的成绩。”安诺优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人说。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经成为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载体。”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一座桥梁。多年来,经开区一直把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为自身创新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储备。近年来,经开区更是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开展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作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中已然发挥出重要的承载作用。
该负责人介绍,今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助政策预计于11月份启动,将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兑现,通过“政策找企业”主动服务,将资助资金“一键直达”,助企业创新、研发“加速跑”。
未来,经开区还将进一步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辅导工作,重点推荐符合经开区创新产业体系并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条件的企业进行建站培育。重点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资金支持和奖励力度,吸引鼓励更多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入经开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更大力度集聚用好博士、博士后等青年高层次人才,同时全面做好引凤、留凤、惠凤等系列工作,大力推动经开区博士后培育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成为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践平台,为助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汇聚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