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市最新发布!事关线上教学!
济南:计划本周完成中小学
秋季课程资源录制上线,确保
“停课不停学、在线不减质、居家不降效”
11月2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绍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
自11月23日零时起,除符合全封闭、内循环条件的学校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转入线上教学,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周了。请市教育局介绍一下目前中小学线上教学的整体情况。
答:
刘绍辉: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对于线上教学,我们的工作要求是:全力做好资源、质量、服务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负面影响,确保“停课不停学、在线不减质、居家不降效”。
一、全力保障线上资源供给。在现有国家智慧教育中小学平台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市级两家教育服务平台,完成首批111节义务教育秋季课程资源的录制上线,后续200余节课程计划本周完成。针对高三毕业年级开发教学指导资源20余节。目前市级平台带宽升级,技术保障良好,日访问近200万人次。各学校优化“学习资源+网络教学+线上答疑”教学形式,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
二、全面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市级课程资源均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齐鲁名师等录制,一线教师可基于学情二次开发使用。优化线上答疑、检查督查反馈等教学环节,实施市、区、校三级教研员线上巡课,启用本地平台教学助手,进行线上教情、学情实时跟踪,确保线上教学实施质量。同时,面向各学段学生,推出各学科居家学习系列建议。
三、全程跟进心理健康服务。覆盖市、区、校三级,组建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核心团队。通过心理服务热线、重点群体关注、医教结合干预、线上直播课、系列微视频等形式,全方位护航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目前,济南市学生心理关爱热线87-525-525安排4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在线值守,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提供24小时公益心理疏导服务。
三年来,疫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加速了数字化教学的变革,不管是教育部门的线上教学保障能力、教师的线上教学实施能力、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在同步提升。在疫情这场“大课”面前,也希望同学们居家期间能够坚定意志、独立思考,科学规划、自主学习,合理作息、锻炼身体,在磨砺中成长,于艰难处奋起,期待着早日与你们重聚校园。谢谢大家。
新闻更多看点
↓↓↓
济南警方紧急提醒
昨天(28日),济南市公安局“济南反诈中心”公众号发布警方提醒:电信网络诈骗借着疫情防控花样翻新,不断升级,以下多种“变异”类型请注意。
套路1:谎称“密切接触者”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钓鱼链接短信,谎称受害人是新冠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随后再以近期大数据行程卡访问量过大,存在系统故障为由,索取短信验证码确认行程轨迹,进而骗取钱财。
套路2:谎称“快递被检测出阳性”
诈骗分子伪冒快递客服打电话,谎称你的快递检测出了新冠阳性,已被销毁,但可以申请理赔。
在你加了“客服”好友后,骗子向你发送虚假“官方网站”,并诱导填写个人支付信息,盗走你的资金。
此时,还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你跳入。骗子以你的支付信用不足、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诱导你进行贷款,将钱转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款。
套路3:谎称“健康码有异常”
诈骗分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健康码存在异常,要求受害人速速前往公安机关核查。
受害人相信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至“公安局”进行线上调查,随后“公安人员”称在核查行程时发现受害人有几笔异常经济交易,怀疑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进而骗取钱财。
套路4:谎称“线上排查”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相应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资金。
套路5:假冒“核酸结果查询群”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
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会在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最终被做任务拿返利的诱惑落入刷单诈骗。
套路6:谎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
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套路7:谎称“领取居家隔离补贴”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后将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套路8:推销所谓“特效药”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
诈骗套路分析
第一步:以疫情排查、涉疫需隔离、流调异常、“密切接触者”为由发送自查程序、核酸结果查询群、快速核酸检测结果、领取居家隔离补贴等为借口,令当事人心慌。
第二步:告知当事人可能信息泄露或系统有误,需转接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步:称当事人涉嫌犯罪,诱导转账以证清白。
警方提醒
2.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任何关于“流调”“健康码”异常等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
3.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包裹丢失赔付等问题,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称可以退款或理赔的,十有九骗。
4.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通话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填写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5.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需要经常联系的,可联系运营商屏蔽境外号码。
6.如果被骗,请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拨打96110电话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