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重新建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探索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重新建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学习的“积木效应”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图形,引导学生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即圆的直径不小于圆的弦长,从而让学生体会形与数的完美结合。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体验创造的快乐,如同回到小时候搭积木时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归纳—猜想—论证”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发展的历程中,“归纳—猜想—论证”的数学思维是推动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数学家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发现了数学原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这种数学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意识与品质,就必须提升学生的观察与归纳、猜想、论证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

  数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数学现象的认识史,它主要研究数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让学生了解数学史,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数学探究精神。从古希腊的《几何原本》到中国的《九章算术》,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概率论的形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窥见在人类文明的不同阶段有关数学的历史和名人。数

  形结合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解析几何部分的知识点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当笛卡儿用解析几何取代了欧几里得几何,就彻底改变了数学的研究方法:有关不等式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线形规划问题来解决;函数问题也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结语

  总之,只有将人文教育真正融入数学教学中,才能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数学,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个人的数学审美意识,全面提升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