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当班主任和校长都要牢记“家和万事兴"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鸿飞

  

  △李潘朵

  人物名片

  李潘朵,41岁,教龄23年,现任洛阳市洛龙区第五小学水磨校区执行校长。

  2017年9月,李潘朵从聂湾校区调任水磨校区执行校长。在此之前,水磨校区在全校的综合测评中,在5个校区中挂了“红灯”,今年2月,水磨校区一跃进入前列,并获得了“和谐校区”的光荣称号。

  在丈夫李建军连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四年间,他俩品学兼优的女儿李一昕先后被评为“洛阳市文明学生”“西工区诚信少年”。

  △李潘朵组织学生列队入校

  崇尚的格言

  尼采: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李潘朵语录

  管家、当班主任和治理学校,都要牢记“家和万事兴”。作为教师,同事是亲人之外的另一个“家人”,学生是你的另一个“孩子”。

  △李潘朵看望学生毕雨甜并为其补习功课

  她能叫出每一个特殊学生的名字

  9月19日13时,连日的秋雨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在通往水磨校区采访的路上,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遇到了一位少年。少年说他叫张文哲,是水磨校区5(3)班学生。

  “你知道水磨校区校长的名字吗?”

  “是李老师,叫李潘朵。”

  “你喜不喜欢你们校区?”

  “喜欢,老师对我们可亲了。”张文哲脱口而出的回答道。

  到了学校门口,李潘朵如约在那里等候。

  “这个孩子你认识吗?”

  “张文哲,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李潘朵准确说出了少年的姓名和所在班级。

  水磨校区现有7个教学班,236名学生,生源分两类,小部分是本村的孩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大部分家长忙于务工,很少有时间过问并照看孩子,加之父母亲离异等情况,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郭二变是水磨校区退休教师,也是水磨村人,对张文哲家的情况非常了解。去年,因为放心不下张文哲,郭二变在学校需要语文老师时,主动返聘回校担任了4(3)班班主任,当时,张文哲就在4(3)班。

  郭二变说,他们两家是“一门口”(意为住同一条街),这孩子学习主动性差了些,但善于动手爱劳动。考虑到张文哲家的具体情况,郭二变经常把张文哲领回家给他做好饭好菜、补习功课,让张文哲感受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信心。不仅是张文哲受到了李潘朵、郭二变的特殊关照,在水磨校区,每一个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都受到了老师们的特殊关照。

  李潘朵说,这些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不仅她能叫得出姓名,说得清家庭情况,其他13位老师也一样,“今天谁是自己来学校的,谁是家长送的,谁换没换衣服等等,都一清二楚。”

  △李潘朵说,郭老师既是师长,又是长辈

  跨越源于身先士卒的引领

  洛龙区第五小学有5个校区,在2017年7月的教育教学、学生素质、教师协作等综合测评中,水磨校区几近末位,挂了“红灯”。

  同年9月,李潘朵受命调任水磨校区执行校长。调任之前,李潘朵在聂湾校区从事语文教学,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及学校的语文学科主任。

  李潘朵深知:管理不仅在管,更要扑下身子去引领。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而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到校时间早,离校晚的情况,李潘朵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天早晨7时在大门口和值班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列队入校,晚7时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检查一遍再回家。

  于是,水磨校区大门口有了这样一道风景:每天早晨7时,李潘朵会与值班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列队入校。之后,李潘朵去各班级巡查,了解学生到校及早读情况。

  李建萍今年58岁,去年来到水磨校区担任保安。说起李潘朵校长的“两个7时”,李建萍说,一年多了,李老师天天都是这样。

  师生共同参与每天上下午“两扫除”,大课间“两保洁”则是水磨校区的另外一道风景。水磨校区的老师们说,“爱校如家”在水磨校区不仅是一句口号,还是植根在大家心灵深处的行动准则,像打扫厕所这些脏、乱的地方,李老师都冲在最前面。

  在身先士卒,做好引领、示范的同时,李潘朵还善于挖掘每一位老师的潜力,为老师们成才铺路搭桥,成就每一位老师。

  △李潘朵(前右三)和水磨校区的“家人”合影

  水磨校区有13名老师,只有4人比李潘朵年龄小。对于像郭二变一样的师长和长辈,李潘朵尊敬在先,虚心求教,关心他们的健康;对于同龄的教师,尊重、平等相待,遇事多商量,多帮助争取待遇;对于年轻教师,帮助、指导,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挑战自我。一年来,王利婷、雷小杰、赵晓格三位老师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郭二变说,水磨校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排全校老末,今年来了个大颠覆,还被评为“和谐校区”,李老师功不可没。

  洛龙区第五小学校长何献军说,当初调李潘朵来时,就是看中了她业务能力强,善于团结同志,有工作方法,积极要求进步。

  △李建军、李潘朵和女儿李一昕

  驻村第一书记的“贤内助”

  在丈夫李建军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四年多时间里,教育女儿和照顾婆婆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李潘朵的肩头。

  李建军说,驻村这几年和妻子、女儿聚少离多,家里的事儿都压在了妻子的肩上,“想想很愧疚,亏欠了他们娘俩。”李潘朵说,正是有了丈夫连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经历,她才更深的感受到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的内涵和道理。

  2014年3月的一天,李建军来电话说需要一份资料,李潘朵担心丈夫从嵩县大章乡闫沟村开车往返需要5个多小时耽误材料上报,便独自开车上了高速公路。李潘朵说,那是她第一次上高速,为了安全,特意选择了下午3时出发,因为那个时段路上的车少。两个多小时后,李建军拿到了妻子送来的材料。

  李建军和李潘朵的独生女儿是阴历五月初四出生的,第二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去年端午,李建军原本打算回家给女儿过生日,但上级来了通知,要求入户调查,慰问贫困户。

  这个消息让李潘朵和女儿的满心期待落空了。看着街坊领居热热闹闹团圆过节,李潘朵说,她的心头涌上一股酸楚,非常委屈和难过,不过,转念一想,入户调查、慰问贫困户是大事儿,自己又是共产党员,哪能舍大家为小家呢?

  带着女儿去超市,李潘朵采购了粽子、烧鸡和火腿,在放假当天晚上开车两个多小时,赶到了汝阳县刘店镇枣园村,和丈夫及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团圆了。

  李建军驻村时,他和李潘朵的女儿李一昕才10岁,读小学四年级,如今,女儿李一昕已读初中了,其间,还获得了“洛阳市文明少年”“西工区诚信少年”光荣称号。

  △水磨校区经典大课间扇舞

  栏目统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 张鸿飞 人物推荐:洛阳市文明办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侯昺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