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娟: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人

  全国政协委员李莉娟接受记者采访。摄影:张地委

  “社会工作者,大部分人不太了解,其实社工也是一种职业,就像医生、律师、教师一样,是有职业资格证的专业助人者。与义工、志愿者或者社区工作者相比,社工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希望政府部门将社会工作纳入公务员岗位招考,让更多困难和弱势群体享受到社工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作为一名从事10多年社工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李莉娟对社会工作有着独特的情怀和见地。

  清爽的短发、敏捷的思维、干练的谈吐,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莉娟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大学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2003年,李莉娟就开始从事社工专业的教学,从此她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社工”这两个字。在政治学院任教多年的她,积极培养社工人才,是学生们眼中的“领路人”。在教学之余,李莉娟总是出现在社区、养老院、福利院,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群体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服务、社区活动,积极投身于社工的工作中,服务于社会。

  “社工是一个助人者自助的职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成长。我在教学中看到,一些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因为没有相应报考的岗位,都选择去外地做社工。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考虑到社工这一职业目前待遇不高,毕业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从事了其他的行业。”李莉娟介绍说,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6.5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780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537人。尽管如此,社会工作力量还是比较薄弱。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社工”人才培养,已有3所本科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所高职院校开始社工类专科专业,基本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历教育体系。

  李莉娟认为,社工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社会工作已经广泛嵌入到扶贫助残、养老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辅助、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领域。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民族地区,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去做促进社会和谐“润滑剂”,比如政策法律宣讲、扶贫工作中的扶智、司法领域中的社区矫正工作等,希望社会给予社工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扶持,能让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涌入这个领域。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更多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而作为一名高教教师,我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为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大量优秀社工人才。”李莉娟说。(青海日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