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提高人才待遇需要高校积极作为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他们每个月的收入仅有3000多元,建议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达到1万块钱。”这一发言戳中很多学术人的内心,一时引发热议。(据11月29日经济观察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发言视频截图
大众印象中,能读到博士的都是优秀人才,是国家科研进步的希望之所在,不说生活有多优渥富有,至少应该衣食无忧,安心做学问,如今,却被知名高校校长形容为“乞丐”,怎能不令人震撼和叹息?
较真来说,说博士生都像“乞丐”,当然是有些夸张的。博士生的补贴虽然的确不高,但普遍也有稳定的收入,而且是靠自己公平竞争,努力奋斗换取的,跟靠人施舍、朝不保夕的乞丐截然不同。
刘校长之所以这么说,还是为了强调博士生的待遇困境。根据博士生的主要收入来源,即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标准可见,博士生普遍、平均的月收入约3000元,再对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为突出他们生存之艰难,才用了“乞丐”之说。
事实上,并非所有博士生都在北上广,而且相当一部分博士生的收入,除了国家兜底的保障、津贴、奖励之外,还有学校给的奖学金,和导师做项目的补贴,发表论文和申请科研项目的补贴等,但这些都是因地、因校、因学科、因人而异,相当不稳定,有时差距会非常大。
所以,“乞丐”一说虽有夸张成分,但博士生待遇低、生活压力大,是不可忽视的老问题。博士生是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已经到了一般人该工作的年纪,不少已结婚生子,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每天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却依然是学生的身份,学费照交,却没有薪资保障,甚至有时候被当成“廉价劳动力”。如此境况,当然不利于激励有能、有志之士投身科研,勇于担当,积极奉献。
提升博士生待遇,既是40多万博士生的合理诉求,也是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必要措施。考虑到各地、各校、各学科现实状况各异,光指望国家的普惠保障,显然是不现实的。根据教育部相关管理办法,国家和招生单位要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可见,招生单位,也就是各个高校,首先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给出实际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也已经有不少高校拿出了行动。清华大学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5.1万元;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承诺读基础数学方向的同学,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地多所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待遇,让他们能够静心读书、安心科研。
而教育部在2004年就明确地提出,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要求导师要拿出课题经费的一部分支付给研究生,用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这项制度要落实到位,避免博士生成为导师的“免费帮工”,也离不开高校的督促和管理。
当然,要为博士生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离不开国家到地方,高校到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从观念上去肯定博士生的付出和价值,从措施上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待遇落实到位。
具体而言,只有各个高校最清楚自己的博士生过得怎么样,最需要些什么,也只有各个高校能够切实地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提高博士生待遇落实在行动上。无论是统筹规划,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还是真金白银,建立多渠道资助体系,都需要高校积极作为,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激励人才,给博士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