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清华,上交等多所双一流高校硬性要求,博士毕业就简单吗?

  多所高校取消博士论文发表硬性要求

  自2019年清华大学修订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规以来,许多高校陆续取消了博士在学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毕业指标」。

  2021年9月,贵州大学发布了新版《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以「创新性成果」替代了原本对于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

  

  图片来源:贵州大学

  同样还是9月,上海交通大学公布了新版《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其中取消了发表学术论文的强制规定,继而将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规定。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2021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学术成果评审认定办法》,区分了符合学术规范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和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的学术成果,不经意间似乎透露出了学术成果并不一定要是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图片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2021年3月,清华大学在取消了博士毕业需要发表论文的强制要求后,进一步对硕士学位的评定要求进行完善,「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者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类似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2020年同样对博士学位的评定做出了改革,明确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图片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不仅如此,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本科生、研究生申请学位和毕业考核不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简单挂钩」。

  未来,或许将要有更多的高校出台相关的规定。

  不过,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讲,“论文脱钩”,毕业标准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呢?博士毕业就会变得更简单吗?

  

  事实上,上述高校对于《博士学位授予规定》的这些修订并不意味着博士的毕业就畅通无阻,博士生培养的严进严出可不是一句空话。

  上述高校在取消博士论文发表要求的同时,还提到了一个词「创新性成果」,怎么定义这个创新性成果就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在过去,学术论文的发表可以作为一项依据,如今则需要高校出台一个相应的标准来进行评估。

  今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中明确了要建立创新成果评议、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和答辩评定三级评价机制,并将通过导师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专家名单和答辩决议书编入学位论文的方式,强化监督。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创新”、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

  《评价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和质量把关中的主体责任,同时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

  看似降低了难度,其实提高了标准,为了更好的回归学术科研的本质,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难度提高还是降低每人感受还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明确:

  以后导师话语权更大了。

  不少网友担心,让导师拥有更大的权力是否会让学生承担更大的压力?

  除此之外,国内有很多高校对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清理“过期”研究生,其实不新鲜,有数据显示,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毕率约46.5%,在2012年延毕率突破60%后仍不断上升,到2018年延毕率已达到64%,说明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

  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逐年增长,反映出“严入严出”现象愈发普遍,博士生培养质量越来越受重视。

  当然了,影响博士毕业难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博士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学术能力以外,导师指导频率及指导学生规模、科研成果发表规定等也很重要。

  博士毕业太难了!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可以选择国际在职博士!

  其实所谓的国际在职博士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用参加考试就能获得免试入学的机会,只要大家按照院校的招生要求提交自己的相关资料等待审核就可以了,审核通过的就能直接入校就读国外院校开班的在职博士课程。最终经过学习和论文答辩可以收获院校颁发的国际认可的博士学位证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