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改变学校:一所“濒危”村小的十年阅读探索
每天抽时间看一会儿书,已经成为张敏雷打不动的习惯。4月12日中午,她放下手里的书,打算去各班转一转。
张敏是河南省新乡市孟庄镇三里屯小学校长。她去班级的时候,正值午间默读时间,几个班的孩子在安静地看书。
“就感觉,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缓缓地往上攀登,小小的校园浸润在书香里。”
这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目前有6个教学班,188个孩子。由于离县城近,生源时有流失。情况最差的2009年,三里屯小学一年级只招到12个孩子,全校仅有3个教学班,总共45个孩子,4位老师。镇政府一度想拆掉这所学校。
就是这样一所随时可能消失的农村小学,自2010年起,决定“用阅读改变学校”。
从老师自费买书到有近四千本书
三里屯小学老师王祎娟至今还记得,2010年前,她刚开始尝试带孩子们做晨诵时的艰难。
晨诵用的图书是儿童母语教育机构“亲近母语”开发的《日有所诵》,她跑遍了县城里的新华书店,店员都说没听过这本书,家长们对买课本以外的书更是不赞同。
当时学校里还没有网络,王祎娟就借别人的电脑,学着在网上买书。她自掏腰包,给每个孩子买了一本《日有所诵》。学校不少老师也自发、自费买书,《朗读手册》《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这些教育类书籍是用来提升自己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彩虹色的花》这些图画书买来带着孩子们一起看,《绿野仙踪》等故事书就读给孩子们听。
“10年前,学校图书室的书很少,而且太陈旧,基本没有阅读价值。”2011年,张敏通过竞聘来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发现学校的图书资源极其匮乏。但老师自费买书也非长久之计。
从2012年开始,张敏决定,从有限的学校经费里给每个班拨200元钱,让语文老师采购图书,“那是我们最开始的图书来源。”
“公益组织、基金会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张敏告诉记者,当时,洛阳吉利区开元小学教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孔晓艳帮学校联系并对接了中国海外基金会图书项目。“当时他们问我们想要什么书,我们那时最缺的就是绘本。”随后,学校出了一半钱,基金会承担了另一半费用,2014年,第一批图书通过审批,送到了三里屯小学。
张敏说,基金会的图书配送团队非常专业,选的都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由于学校对这批图书的使用情况良好,后来,该基金会又连续给学校配了两次图书,从第二次开始就全部免费。
这些年,三里屯小学陆陆续续接收到很多来自各个公益组织捐赠的图书。2020年,学校收到一部分捐赠书,涵盖了科学、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等领域,大大扩展了孩子们的涉猎范围。
加上2017年当地政府出资为学校配备的几百本书,现在三里屯小学图书室的书籍数量约有4000本。
喜欢阅读的老师是学校“富矿”
“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学校有几位非常执着的老师。”除了图书资源以外,张敏最为自豪的一点,就是三里屯小学的老师们。在她眼里,这些老师更是学校的“富矿”。
在张敏来学校任职之前,三里屯小学已有一位老师执着地在带孩子们阅读。这位老师就是王祎娟,“她本身就比较喜欢看书。”
大概在2007年,大家对于书香校园的说法还很陌生时,王祎娟带的班级已经开始做阅读了。“起初并没有这个意识,我在书上偶尔看到一些小故事,感觉挺好的,就给孩子们读;后来慢慢地,就在班上开始读书。”
后来,在网上一个教育论坛里,王祎娟无意中接触到“日有所诵”项目。“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帖子叫‘行行重行行’,我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日有所诵,从而接触到薛瑞萍老师;也是从这个论坛上,我知道了绘本的概念,还在网上买了一些绘本,给自己家孩子读,也领着班上的孩子读。”
王祎娟还会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礼物”给阅读表现出色的孩子们做奖品。“我们经济条件不太允许自己花钱去买奖品,但我确实想给孩子们一点激励。”她看到丈夫卖的电话卡,把小卡片取掉之后剩下很多废弃的大卡片,这些“下脚料”就被她拿来做奖品。“虽然一点都不贵重,但孩子们特别积极,还有孩子把几张卡片用胶带粘起来做成一个笔筒。”
她的努力换来了成果。2015年,在学校最早践行阅读的王祎娟老师入围亲近母语主办的“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跟随亲近母语去参加南京的阅读培训时,学校的另一位老师王栓玲和王祎娟同行。就是这次宝贵的契机,开启了王栓玲教师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新大门。
“在南京那几天,听了好多作家、专家讲课。我一听,原来自己之前眼光太狭小了,原来阅读有这么多好处这么重要,反观农村孩子的阅读状况真的不容乐观。”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也给了王栓玲很大启发。“作者把阅读对人一生的影响分析得特别透彻。我越来越觉得,既然这么好的一件事,为什么不让学生去做?”王栓玲回去之后,立刻开始着手推动孩子们阅读。
在她们的带动下,学校其他老师和班级也加入阅读行动。这让张敏非常欣喜,“在这样的情景下,学校层面稍微一推,全校就铺开了,氛围慢慢浓厚起来。”
张敏告诉记者,她采取的策略是:弱化评比,加强鼓励。“学校在这方面从来没有对老师们做强制要求,但我会对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和鼓励。”
发现阅读在孩子身上留下“痕迹”
“刚开始我们有点闭门造车”。张敏坦言,由于前期缺乏引领,走了好多弯路,老师们成长的速度较缓慢。
从2013年、2014年开始,三里屯小学生源稍微好一点、经费充足了一点,张敏就开始带着老师们走出去。“2019年,我们外出最频繁,到全国各地参加阅读论坛或者阅读工作坊的课程和培训。”
走出去后,三里屯小学的老师们看到,原来有很多人跟自己在做一样的事,而且做得更专业。那时,王祎娟意识到,“原来孩子们的阅读需要更专业的指导。不仅要让孩子们读整本书,而且整本书的阅读也是需要指导的。”
“只是读,跟指导孩子阅读完全不一样。”学习回来之后,张敏和老师们就开始做教研,每一学期都针对不同阅读板块和内容开展教研,再慢慢加入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教研。然后,每周拿出两节课作为阅读课。“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内阅读系统化。”
在阅读体系逐渐形成的同时,学校也迎来了“辉煌时刻”和生源回流。2016年,三里屯小学入围亲近母语“阅读改变中国”年度书香校园。随后,学校承办“孟庄镇第一届儿童阅读”现场会、河南省辉县市“儿童阅读”现场会,并作为唯一的农村小学参加河南省辉县市举办的“世界阅读日”展演。2018年,该校6个教学班的学生总数增加至292人。
张敏告诉记者,从这学期开始,学习还以社团的形式带孩子们吟诵,让感兴趣的孩子通过韵律感悟古诗词的意境。
王栓玲带的班上有个小男孩,很喜欢看书,但是写作文特别慢。“三年级时,学习写作文,他的表达非常差,一节课、两节课都写不出一段话。但是最近我发现,上了四年级以后,这个男孩写的作文尽管不长,但是内容特别充实,而且几乎没有病句,都很通顺,语感很好。”
王栓玲坚信,大量读书虽然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坚持看书一定会有提升。
王祎娟也注意到自己班上孩子的变化。她的班上有个孩子,是通常人们眼中特别“调皮捣蛋”的那种。“一年级的时候,别的孩子都能够一字一句地看书,只有他坐在那里乱翻书,看不下去。”慢慢地,在环境熏陶下,这个孩子到了高年级之后,也能坐下来安静阅读了。
转变家长观念很难,但仍要全力以赴
三里屯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在做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个非常大的阻碍来自于:家长对阅读认识欠缺。
“当时我想组织一年级的家长给孩子买一本不到10元的课外书,家长都不理解、不愿意,他们认为孩子能把学校的课本学好、考个高分就不错了,读什么课外书,浪费时间、浪费钱。”王祎娟向记者讲述了2010年尝试带孩子们做阅读的情景。
无奈之下,王祎娟只好自己学着去图书电商平台注册账号、琢磨怎么买书。当时,班上有32个学生,她花了几百块给学生每人买了一本。
就这样,王祎娟要求孩子们每天早上诵读,每到星期五,她会布置孩子们把这周学到的儿歌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让家长签字,完成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小礼品。
就这样持续了两个月,王祎娟组织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孩子们分小组展示了自己学到的儿歌,有些孩子给家长分享了故事。“家长们一听特别高兴。我就顺势带着家长读《朗读手册》,给家长们普及阅读的重要性。然后,我就动员家长给孩子买书,每个孩子买一本书,看完可以‘漂流’给其他同学来读,这样就相当于,每个孩子只用花一本书的钱,就可以看到30本书。家长们就都同意了。”
后来,学校的图书资源越来越丰富,就不再让家长们买书了。但王祎娟和王栓玲还是鼓励班里的孩子们,要有自己的小书柜。
王栓玲也通过开家长会的方法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
但是,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唤醒家长的意识,这项任务还很艰巨。张敏告诉记者,现在留在村小上学的孩子各种情况都有,有些是父母离异,有些是留守儿童。在做阅读时,也感觉没有以前那么顺,但学校和老师们还是尽全力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带动和引领家长。
电子设备的普及也是让张敏和学校老师们头疼的一个问题。现在农村的孩子也能很便利地接触到电子设备,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我们其实在用书本跟电子产品‘抢’孩子,‘抢’得很艰辛。” 张敏则认为,如果能够从一年级开始就用书本浸润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书本的美妙,到三、四年级以后,基本上孩子就会爱上阅读、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就不太容易被拉偏。 此外,三里屯小学还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由于学校硬件严重滞后,周边新建社区学校对学校生源冲击很大。目前,三里屯小学学生人数降至不到200人,且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孩子比例明显增多……这些,成为老师们推行阅读时的最大障碍。 “熬过了2009年最艰难的时候,如今的难,都不算什么。”面对现实困境,张敏坦然说,“不管明天怎么样,我们就踏踏实实做好今天的事情,面对孩子问心无愧。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也要用尽全力、用心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