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字跑遍全国,这是种什么精神
《新华字典》第12版一经发布,就冲上了微博热搜,话题阅读总量高达7800多万。《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的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程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揭秘了《新华字典》修订背后的故事,比如为一字跑遍全国,为一词修改十余次等。(《新京报》)
很多人从上小学起就接触《新华字典》,至今仍经常使用。即使后来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但却是从《新华字典》认识字词典的,也是由此开始学习语文知识的。至今,《新华字典》仍是很多成年人无法磨灭的童年记忆。而此次修订第12版又唤起大家对这一经典工具书的回忆。
从报道来看,第12版有不少亮点,比如增添了“粉丝”“截屏”“二维码”等新词新义,每页印有二维码便于用手机查字典……这说明此次修订让《新华字典》更时尚、更实用、更方便。而在第12版闪亮登场的背后,则是编纂者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蕴含认真负责的“修典精神”。
为一字跑遍全国,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比如为确定一个字用于地名时的写法和读音,编纂者分别跑到江苏和山西的乡镇做实地调查。还曾北到黑龙江黑河调查过瑷珲镇的写法,东到浙江苍南县调查过舥艚(pā cáo)镇的写法和读音,西到甘肃积石山县调查过癿(bié)藏镇的写法和读音……
不仅为准确收入某个字劳神费力,也围绕某些词语不断在较劲,比如此次增加的“打卡”一词,为了准确地释义,据说来来回回反复讨论修改了十多次。虽然为一个字、一个词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显然这种付出很值得,为《新华字典》使用者准确理解、运用字词提供了权威支撑。
《新华字典》作为工具书中的基础工具,编纂中的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给无数使用者造成误导,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公众对于字词典差错率的要求,远比一般图书要高。换言之,一般图书的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就算编校合格,字词典使用率更高,质量标准应更高。
反观某些字词典,编校质量让人无法接受。比如2015年,有网友发文称《新编学生字典》错误百出,“舌根”被写成“舌跟”,此外还有各类编校错误,一共40多处,并在文中列出了11处。相关出版社承认确有部分错误,表示新版已经订正。但如果编纂者认真负责,相关错误可以避免。
笔者以为,为了一字跑遍全国的这种“修典精神”,首先,值得其他字词典的编纂者、出版者学习。如果每部字词典编纂者都像《新华字典》编纂者那样不计艰辛追求准确,那么我国字词典的整体质量将会再上一个台阶,无论是编纂者还是使用者,都将是高质量字词典的最终受益者。
其次,其他图书的作者、编者也要有“为一字跑遍全国”的认真负责精神。尤其是学生教材和辅助学习材料,每一个错误都可能误导很多孩子,甚至会对人误导一生。这需要《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字词典、学生教材的差错率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凡超过规定标准的,该严惩的要严惩。
除了认真编纂字词典外,对字词典的采购也要认真负责。之前,央视曾报道某省采购的《学生新华字典》存在质量和采购问题。这类问题也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