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大学生参与诚信工程20项不良行为记入档案
胶东在线消息 日前,南郊一所高校两万余名学生在《学生诚信档案》上郑重地签下了个人相关信息,这标志着大学生诚信约束监督体系工作的正式启动。
这本《学生诚信档案》共18页,包括学生诚信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学生诚信承诺书、大学生安全自律承诺书、学生个人情况登记表以及大学四年的学生诚信评价表。其中诚信评价共分为学习诚信评价(占30分)、经济诚信评价(占30分)、择业诚信评价(占20分)、纪律诚信评价(占20分)四部分,诚信基础为100分,在每学年结束时对学生个人的诚信情况进行总评,根据考核标准,对学生出现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伪造假证书、抄袭论文、损坏图书等20项不良行为进行相应的减分。
按照得分情况,学生的诚信情况被分为A、B、C、D四个等级,只有诚信得分等级达到A的学生,才有参评校级或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的资格,才具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岗位的条件。学生诚信得分将如实记录于本人的诚信档案,在择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
对诚信档案的“出炉”,很多同学认为,这就好像给大学生们头上套了个无形的紧箍咒,督促我们要时刻谨言慎行。毕业班的同学则认为,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有了这样一个信用“标签”,可以在就业时提高用人单位对自己的信任度。(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