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东方今报记者 弯继伟/文 见习记者 李新华/图

  【名师档案】

  王恺,52岁,1998年进入洛阳市第八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现为中国唐史学会洛阳中心秘书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洛阳理工学院兼职研究员,洛阳市优秀教师和业务标兵,洛阳市首批教育专家。

  【名师讲学】

  在王恺看来,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生的思考和互动要占绝对的主导,同时,老师的备课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尽量与学生身边的事物相联系,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成绩的提高。

  至今已有33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王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他觉得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情怀,才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激情和动力。为此,他和他的课题组做过很多的尝试,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入洛阳的地域文化,将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引入教材,将课文中的知识点与河洛文化联系起来,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加深学生记忆。他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意识到很多著名的文化、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他们的家乡,进而让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学习的热情也就来了,效果很明显,在过去的几年内,洛阳八中出现了好几个少年作家,也出过洛阳市的文科状元。

  此外,他还通过设置额外的思考题,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发散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兴趣。他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点火者”,能够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求学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