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办到村民家门口!甘肃崇信探路“小班化教学”

  初冬时节,走进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野雀小学,干净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前。冬日的暖阳,映照着学生们花儿般绽放的笑脸,悦耳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在这里轻松学习、体验乐趣、快乐成长。

  野雀小学校长李忠说:“校小、班小也有它的优势。人数少了我们更能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个学生。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来实现教育教学上的精致化、个性化,这几年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家长对学校的工作都很支持。”

  在崇信县柏树镇东风村,提起村上的秦家庙小学,村民们都会自豪地竖起大拇指。“五年前,大儿子在秦家庙小学读一年级。为了能让孩子获得优质教育,我曾想过到县上租房陪读,考虑到家里苹果园没人料理,就没去成。到了老二上学时,我更没有这个想法了,一门心思扎在了务苹果上。因为学校办得很好,学生回流,娃娃的事再不用操心了。”秦家庙小学的学生家长秦宏军感叹道。

  秦宏军的烦恼得以解决是因为孩子所就读的秦家庙小学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完成了“小而弱”“小而差”向“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转变,点亮了孩子们的多彩梦想。

  前些年,随着城镇化发展和进城务工潮的涌现,出现了许多农村“小班”“小校”。针对当地农村学校生源锐减的现状,崇信县教育部门没有轻易选择撤销合并,而是因地制宜,申报了《农村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一系列研究课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之路,即魅力教室、活力课堂、个性空间、轻松课外的“小班教育”,将农村学校劣势变为优势,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

  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近年来,崇信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持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不断满足群众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期待,走出了一条乡村小规模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崇信县教科局局长张志强看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补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还激活了农村教育改革‘一池春水’,有利于推动形成乡村文化高地,更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崇信县的农村学校,几乎都发生着和秦家庙小学、野雀小学一样的喜人变化。“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小班教育让农村小规模学校焕发了活力,实现了学生乐学、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牛新建 王红刚)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原标题:“小班化教学”让农村学子享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