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章(内、外篇)
《小学》是朱熹自朱子家训之后的一部承上启下的以教育为主题背景的著作。
立教第一,明伦第二,敬身第三,稽古第四,嘉言第五,善行第六。
小孩子的教育,都是先从家庭教育开始的。朱熹主张一套继孔孟之道以后,一种行之有效,立意新颖,符合小孩子的启蒙教育方法。
有了这一套方法,就能很好地让小孩子通过学习,认识、理解和能够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关系,家庭关系,角色关系等。例如:君臣、父子、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理清了,那么有助于小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与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认识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生存环境。
要以恭敬的姿态持守自身。像在家庭教育里,父母需要先端正态度,注重仪容仪表,抑制欲望,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以身作则,才能给小孩子树立榜样。
对于小孩子的教育,往往生搬硬套的生硬的说教,父母可能没办法系统和有效的形成一套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有趣的历史典故,一些先贤名人的事迹,来说服小孩子。让小孩子在听故事,看事情,识字读书游戏的同时,学习到这些历史知识,也更具说服力和更具参考性。
家庭教育里,嘉奖和鼓励小孩子的话,不要吝啬,不愿意开口。美好的语言,赞美比咒骂,更容易让小孩子接受,也更容易让小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说话方式。
以身作则的榜样的力量,在家庭教育里,非常受用。小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一举一动,而逐渐模仿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于是父母们需要的是多做好事,日行一善。用善良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做到合乎情理,符合逻辑,值得令人称赞。
到底,这《小学》既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模板教材,又是朱子家训里不可或缺的幼儿教育的典范级教科书。只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像这类的古典著作,国学经典,还是会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和需要,去做现实实践的调整和开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