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教育的畅想

  对未来教育的畅想

  今天在樊登读书会里听余秋雨教授的《中国文化课》,引起我对教育兴趣,索性在网上搜索有关教育本质的定义。

  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它的职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以上的观点是我在网上搜到众多观点中最认可的观点。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人。这个观点很好理解,教育到得推行者是国家或统治阶级,他们出资出力的做事的最终目的为为他们服务。

  但现在的教育状况优点令人担忧,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教育,作为每个家庭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的教育几乎是穷其所有。可最终结果呢,有大量的研究生流到外卖行业,难道外卖行业对学历要求这么高?还是说我们的研究生的学历只能去做外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的高端精英人才,在即将可以做贡献的时候,确去国外谋求发展,这又是为什么?再说说职业教育,现在的职业技能教育出来的人能符合企业厂家的技能要求吗?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长即将退休的同事向我推荐《大国工匠》系列片,我了一集就被深深震撼里,随后又看了几期,为里面的几十位伟大的劳动者所敬佩。当时的有的只是敬佩,

  而今确让我有些许感想,现在的教育是否还能培养出为我们自己国家敬业付出的各界精英人才?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靠实体企业,而其中的制造业又是国之根本,如果制造业跟不上去,那还是要被其他国家掐住脖子。为什么现在的国民如此敬佩任正非,就是因为他带领华为打破了国外很多技术垄断,构建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一些技术体系。为中国制造在那些领域撕开一个可以喘气的豁口。但是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靠一个任正非和华为,应该依赖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的生生不息的各界人才,来一点一滴的攻克一个个难题,最后汇点成线,汇线成面,会面成体。

  2020年全国十大教育政策

  1.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2.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3.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4.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5.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6.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出台

  7.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8.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

  9.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10.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

  从以上十条可以看出,国家对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更大的动作。

  我看过一片文章,里面讲到钱学森对知识体系的划分,,纵向划分为四个层次:工程技术类、技术科学类、科学类、哲学类;横向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

  作为第一次筛选的高考,这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主体,侧重于技术科学类、科学类、哲学类;作为第二梯队的候补教育梯队:职业教育应侧重于工程技术类,面向国家的基础应用领域,培养出可用的技术性人才,尤其高精尖的稀缺人才,目标应该向《大国工匠》那里面的人物看齐,培养的方式和环境应该以那些为准,不管是理论技术、实干操作、体能要求等。所谓高起点低着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那里,但至少让孩子们有一个崇高的目标,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走的路不比那些考到大学,研究生或者博士们差。他们同样也被社会高度认可,同样稀缺。而我认为,在将来这些高端实操技术性人才会比那些华而不实的研究生们更能获得社会价值。我结合小米之家的这种经营理念设想了第三种模式,国家教育部在各省、市级设立一个研究发现特殊性人才的机构,比如文学、体育、自然科学、哲学等等有天赋的那种奇奇怪怪的人,这些人可以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甚至是社会上的人,因为这些的奇怪特点,并不能被常规所接受认可,所以需要一些特别人充当伯乐,这个部门或许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引用龚自珍的一首诗做结尾: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