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成幼教公司能自主研发课程 其余基本靠抄质量毫无保证

  信息时报记者 袁建彰 见习记者 隋莹

  昨天的《读者点题》报道了目前大部分幼儿园都要引进社会幼教公司(下称“幼教公司”)的课程,去年幼教市场的营业额达10亿元之多。巨大的商机在广州催生了过百家各色幼教公司。据记者调查,由于幼教公司没有准入门槛,幼教课程的内容也没什么规范,因此有八成幼教公司的课程都是靠东拼西凑抄出来的,质量毫无保证。至于幼儿园与什么样的幼教公司合作、引进哪些幼教课程,按照一位幼儿园园长的话,就是”全凭园长的良心去做了”。

  幼教潜规则1

  为求生存 幼儿园搭上幼教公司

  2008年,广州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幼儿园在周一至周五正常的教学时间(即8:00~16:30)内,不得开办任何名目的收费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但记者走访后发现,该《通知》基本成了一纸空文。

  据了解,目前九成民办幼儿园都引进了幼教公司的课程,部分成为日常课程的,费用会加入到每月的保教费或入园前的赞助费。家长们一方面迫于学位紧张的压力,另一方面出于对孩子的期望,也基本认可了幼儿园的这种做法。

  记者随机访问了20位子女正在幼儿园或者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家长,其中16位家长表示孩子在园期间至少换了一次幼教公司课程,其中5位达到每年一换的频率。那么,什么样的幼教公司能跟幼儿园合作?哪些幼教课程能进入幼儿园的课堂呢?

  民办园外包课程:省力又赚钱

  近日荔港南湾幼儿园的课程更迭遭到家长非议,该园的宋园长告诉记者,更换课程是因为该园已被某幼教公司收购,幼儿园要上什么课由该机构说了算。据记者调查,像荔港南湾幼儿园这样被幼教公司收购的幼儿园尚属少数,大部分幼教公司与幼儿园的合作还是停留在经济分成的层面。

  荔湾区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这家园3年内换了3家幼教公司的英语课程,“价钱越收越贵,至于孩子学到多少,谁都不知道。”一位该园的老师说,幼儿园确实每年都会更换课程,老师也感觉比较吃力。

  海珠区一所幼儿园的钱园长说,选择合适幼教课程和兴趣班是她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为了在经济与教学质量之间寻找平衡,幼儿园几乎每个学期都要更换部分课程和兴趣班。钱园长说,有的幼教公司可以给幼儿园六成的学费分成,而且课程收费也不高,家长能够接受,“不过我看到那些教材和资料之后,觉得这些课给孩子上了还不如不上。”她说,还有些课程虽然质量不错,但收费较高,愿意交钱的家长不多,幼儿园也赚不到什么钱。

  据钱园长介绍,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民办园都是自负盈亏,幼师行业的薪酬水平低,整体素质不足以应付日常教学和课程研究“双线作战”,所以引入幼教课程成为了增加收入和解决幼儿课程质量的方法。

  公办园合办课程:补贴老师赚外快

  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公办园可谓“不差钱”,但记者发现也有部分公办园与幼教公司合作办班。如果说民办园与幼教公司合作是为了生存,那公办园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是为了得到额外的收入,用作平衡教师的薪金。”在幼教行业从业多年的梁小姐告诉记者,目前公办园的教师分为编制内与编制外两种,工资、补贴等收入的差距较大,“同在一个园里干活、甚至是做同样的工作,收入却相差一两千元,这很容易让编制外的教师有意见。”于是,部分公办园与幼教公司合作,通过开办兴趣班赚钱,再按比例补贴给教师。

  “选什么课,全凭园长良心”

  据某著名幼教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教育部门对幼儿园会进行不定期检查,但检查重点是硬件设施和安全措施,对课程和教材选用的检查并不深入。“每区负责幼儿园日常检查的就只有一个科室的几个人,教育部门的人手也确实是太紧张了,不可能经常下来巡查。”梁小姐说。

  因此,孩子上怎样的幼教课程,并非由买单的家长决定,而是由幼儿园说了算。虽然教育部门也有抽查课程质量,但钱园长坦言:“选择怎样的课程,可以说是园长凭良心去做了。”

  幼教潜规则2

  八成公司靠抄揾食 幼教课程质量没谱

  据广州的幼教公司业内统计,去年幼教市场营业额高达10亿。巨大的商机催生了各色幼教公司。据了解,目前广州上百家幼教公司差距很大,既有雇用几百人的全国连锁“集团军”,也有十多人的中小型“地方军”,甚至还有只有几个人、连办公地点都不一定有的“游击队”。这些公司的规模、资质直接影响其课程质量,也就是大多数幼儿园孩子学习内容的好坏。

  行业现状:入行无门槛 出品无规范

  从业超过15年的大型幼教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办幼教公司跟开普通公司一样,只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就能开门做生意。但对于幼教公司的核心产品——幼教课程,教育部门并无细化规范,唯一的《幼教纲要》也只是宽泛地提出要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开展。

  因此,幼教公司的“集团军”、“地方军”和“游击队”各显神通,有的自己研发教材课程、有的向其他机构购得教材课程代理权、有的“山寨”其他机构的教材课程、有的甚至从网上摘录些资料整理一下就做出一套“自己”的教材课程。“这种乱象对幼教行业来说绝非好事。”该负责人说。

  据一家大型幼教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广州,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幼教公司不足两成,尤其是主打低档民办园的幼教公司,课程和教材都是靠“整合”别家的成果。“不用花钱做研究,只是印刷制作和推广,成本一下子就能降下来了。”同时,他强调也有部分收费不菲的幼教课程是靠“扯虎皮作大旗”来牟取暴利。

  “山寨”揾钱快:五人闭门造车28天抄出一套教材

  据了解,目前部分幼儿园以“课程外包”的形式与幼教公司合作,一些没有科研力量的幼教公司会把课程再分包出去,赚取差价。“就算你自己手上‘没货',只要能够哄到幼儿园的合作协议,还是能赚到钱的。”

  一位熟悉行内生存法则的人士告诉记者,花费二三十万元请人制作一套课程,一般两年内就能收回成本。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研发经费少、时间短,这类幼教课程的质量都比较差。他说:“一分钱一分货,低成本的东西都是东拼西凑的,行家一看就知道。”

  “一个月搞定一套幼教教材,估计行内最快也就这样了。”小吴是某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去年6月,其导师把手下的几位研究生都叫到了办公室,原来是某幼教公司请她的导师做一个幼儿思维开拓班的课程,开价20万元。

  “那时候已经是6月中旬了,对方要赶在9月幼儿园开学前做好教材和教师培训,所以给我们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小吴回忆道。

  与该幼教公司达成协议后,小吴的导师及其手下4名研究生被送到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房间里,开始编写教材。小吴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开工,常常编到凌晨一两点,期间就是吃两顿饭和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她说:“我们就在那家酒店待了整整28天,一步都没踏出过酒店大门。”

  小吴坦言,一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做真正的课程研究,只能做拼凑现成课程的 “整合产品”。据她介绍,首先要找来一批现成的思维训练教材,概括出这些教材的框架,整合微调出一个框架结构;然后,就开始往里面添加内容、游戏等素材。教材和课程设计完成后,这些内容就会被送到营销公司进行包装,以便向各家幼儿园推销。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一个花二三十万元炮制出来的课程,一般能用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即使要修改,费用只会更便宜, “两年内应该就能回本了”。

  正规机构靠苦干:研发至少三年成本过百万

  申司乒是东方之星幼儿教育广州地区的总经理,其机构为广州市的100多家幼儿园、两万多名幼儿提供思维课程,大部分为市内的中高档幼儿园。“在课程的成本里,研发费用就占六成,这也是行内正规幼教机构的大概成本比例。” 申司乒说,剩下的四成则用于教材教具制作和营销推广,两者各占一半。

  申司乒告诉记者,一套成熟的幼教课程,从研发到推出市场,起码要三年或以上。首先,幼教机构会从一些研究组织的课题里,选出既符合机构教育理念又能创造经济利益的课题,研发团队筛提出的课程构想,要与心理研究机构等合作进行修改和鉴定,此阶段一般要1~2年。通过鉴定后,幼教机构会请心理学家和幼儿医学专家充当顾问,并组织幼教人员负责编写教材。最后,课程成品要送到国内外专业机构进行临床实验,根据结果完成调整后,再进入包装营销阶段。通常一套课程的总成本在百万元以上,研发费用超过60万元。

  数千幼儿教材混乱不堪

  大班阅读课本 大学教授看不懂

  “我就搞不明白了,中小学里也有民办学校,也有社会机构在外面开补习辅导课程,为什么中小学里就不存在像幼儿园这种课程质量参差的现状呢?”在采访之中,一位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位大型幼教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材。

  数千种教材任用

  教育部门出台的《幼教纲要》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没有细化规范,也没有教材的选择做出规范。据了解,目前全国中小学都统一使用“人教版”、“沿海版”等指定教材,补习机构的课程也是根据这些教材指定的,即使老师的教法有所不同,但由于教材一致,怎么也有个谱。但是,幼儿园的教材不但五花八门,质量也良莠不齐。

  记者近日走访了天河购书中心和新华书店等地,看到书架上摆放的幼儿教材可谓花多眼乱。购书网站上就更多了,记者在卓越网的图书区输入“幼儿”进行搜索,一下子就弹出了《幼儿数学入门》、《幼小衔接整合教材》、《玩美幼教》、《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等近4000本教材。

  公办园教材有指定

  海珠区一家公办幼儿园的陈园长告诉记者,公办园的教材由教育局规定的,该院目前使用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下称“《渗透课程》”),已经使用了一年半,从孩子的反应看来效果不错。此前,该园用的是《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多元智能/全面发展》(下称“《整合课程》)。

  据陈园长介绍,两套教材各有优点,《整合课程》属于研究型教材,拓展性很强,要求幼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还要调动起幼儿的参与互动的积极才能达到效果,如果实施得好,能培养孩子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很多幼师都是刚刚入行,一般的幼儿园也不具备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相比之下,《渗透课程》就比较均衡。

  民办园课本自定

  相比公办幼儿园有统一规定的教材,民办幼儿园的教材则显得“丰富”得多,几位民办园的园长和老师告诉记者,教材内容只要符合和覆盖了《纲要》之中提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即可,幼儿园可以自行选择订哪一套教材。

  记者在调查了市内20所幼儿园,发现教材选择并无统一标准,既有《幼儿创意课程》、《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柠檬树》、《清华英语》、《蒙氏教程》、《学前课堂》等多套出版教材,也有幼儿园自编教材,各幼儿园的教材存在较大差异。

  黄女士的儿子在华师附属幼儿园上大班,从小班起开始报读一个分享阅读班。该兴趣班是幼儿园跟幼教机构合办,每学期收费500多元,提供两本教材,一本是供老师教学用,一本给家长在回家跟孩子一起分享学习。不过在和孩子按教材学习的过程中,担任报社编辑的黄女士和在大学做教授的丈夫却发现,自己竟然看不懂这个幼儿教材。“课程还是不错的,但教材确实编得不怎么样。”黄女士说,教材中有大量引导孩子进行看图说话的图画,但夫妻俩发现其中不少图画缺乏逻辑联系,她说:“前一页和后一页画面逻辑有问题,我们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