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高速路”

  近年来,随着教育新政的出台、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连续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推进,学前教育规范性、普惠性不断提高,“入园难”、“入园贵”、“幼有所育”的问题逐渐得以缓解,“上好园”、“上名园”、“幼有优育”成为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因此,弥补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快速提高优质学位数量和教育质量,成为我们新的目标和追求。

  一、创新模式,“一体化办学”出妙招

  1.立足区域背景,进行情况分析

  在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灞桥区学前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灞桥区第二幼儿园作为陕西省学前教育一期行动计划项目园,两年破格晋升省级示范幼儿园,获得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幼儿园”等30多项殊荣,成为区域学前教育新政落地生花的典型案例。灞桥二幼之所以能跨越式发展,一是作为公办园有市、区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领导,能够高起点筹建;二是教师配备充足且注重队伍的培训和发展,确保规范化运行;三是筹建时便确立了鲜明的主题文化和准确的办园理念,从而实现了内涵式发展。

  2.梳理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今年西安市秋季开学前将有170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投入使用,是历年来新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怎样推进更多新建园快速、规范、优质发展?灞桥二幼这样的案例是否可以模仿和复制?从哪些方面、哪些途径入手?前期灞桥二幼与新纺分园成立“名校+”教育联合体,明确“名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校”规范有序、跨越发展的工作方向,实现了两园互促成长、比翼齐飞。这些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办园体制,推进新建园短期内快速走向规范,加快优质资源的复制和推广。

  3.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办学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情况发展不一,在因地制宜的探索中涌现了很多像灞桥二幼这样的办学模式或“提质”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跨地域教育合作机制,如学区化办学、城乡教育一体化、“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等;二是跨学段的教育一体化,如义务教育一体化、幼小衔接一体化等;三是基于社会或生态资源整合的综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如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学生教育和家长学校一体化、“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等。

  具体到学前教育领域,通过“一体化办学”形成“教育联合体”或“教育共同体”,本质是优质教育资源捆绑办学,汲取了上述跨地域办学的优势以及一长多校、“名校+”教育联合体、“名师+”研修共同体、教育帮扶组团发展等精神内涵,以在园所管理、课程建设、团队培养等方面已经成熟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中心为蓝本、为中心园,辐射带动一所或多所新建园实现共同发展,有助于加强源头监管和指导,更将挖掘内涵与修炼外功有机结合,无疑是实现“建一所、优一所”的快捷途径。

  二、实践探索,分层次推进有思路

  1.理念先行,顶层设计

  一体化办学的起点即首要优势是教育理念的引领同向。如灞桥二幼带动新纺分园,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挖掘“蒲公英”文化内涵,提出“培养幼儿自主性,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总目标,坚持“目标同向、文化同源、发展同力、队伍同心”的原则,包含文化浸润、管理复制、课程移植、人才领航多个方面的联动发展,为新建园准确定位、立好航标,确保新建园快速驶入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2.人才孵化,双向发展

  一体化办学的重点及第二优势是师资团队的流通发展。在新园筹建期,名园、优园、老园担当起“队伍的充电宝”、“人才的孵化器”,积极为学前教育发展储备管理和业务骨干“双梯队”。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名校+”教育联合体通过专题研修、资源共享、浸入式培训、走出去学习等提升措施,给任务、压担子、老带新等培养机制,达到管理团队工作水平和专业能力“双促进”,骨干教师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双促进”,为“名校”和“+校”共同培养专业团队。

  3.课程建设,基层探索

  一体化办学的关键即第三优势是园本课程的规划建设。灞桥二幼带领新纺分园进行课程规划的同时,对比分析了两园地理环境、生源情况、家庭和社区资源的相同和差异,在文化理念和课程目标上“求同”,在课程资源挖掘、内容组织和教育方法上“存异”,通过给支持、给经验、给人才,达到放开手、迈开步、打开思路搞园本课程,在二幼“基础+创新”的“助飞课程”结构中,突破“一个基础”,实现“两种创新”,即两园围绕五大领域构建“一年四季八主题”课程的同时,各显本园特色进行活动创新,促进课程本土化、游戏化。

  三、联合发展,多举措并行显成效

  1.复制模式,优化新园筹建

  灞桥二幼认真梳理建园宝费经验,将办园思想全方位渗透,助力新纺分园复制科学筹建模式,通过三个“同步推进”,即实施文化建设与园所建设同步推进、管理机制与园舍建设同步推进、队伍培养与开园筹备同步推进的“一体化”建设,实现整体规划、协同发展。

  2.移植经验,共促双园成长

  在一体化办学分层次推进的过程中,通过三个“经验移植”促进双园快速“提质”:一是管理经验移植,促进办园质量提升;二是培训经验移植,促进师资质量提升;三是课程经验移植,促进课程质量提升。“经验移植”并非“经验照搬”,而是新园也能当“老师”、名园也能当“学生”的“教学相长”。

  3.创新机制,构建发展共同体

  一是抓严管理共同体。不断完善教育联合体章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体系,合理配备人员,建立健全一体化办学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如以“名校+管理工作”、“名校+课程建设”等实现分岗位、分领域携手共成长。

  二是抓实教科研共同体。统一研修规划,以课程实践、常态研讨和课题研究为载体,形成“教、研、训”体系,开展不同层次、切实有效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实现教育智慧共享,提升教育联合体整体教科研水平。

  三是抓好专业发展共同体。“名校+”与“名师+”同步进行,启动教师专业提升工程,以“师徒结对”方式,紧抓“专业水平、专业技能”两大项目,通过“名校”骨干教师传、帮、带,促进“+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四、思考沉淀,突破重难点谋新策

  一体化办学的质量、教育联合体的发展,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坚强支持,更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虽然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但也面临一些学前教育共性的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师编制严重不足,教师配备不优、不精,难以满足新园快速建设中保教工作的需求;二是教育联合体发展资金链难保障,特别是学前教育管理和培训财政支持不足,直接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一是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先考虑解决学前教育缺编和师资质量问题,配齐配足新建园各类人员;二是软件硬件两手抓,在规范办园的基础上,加强理念引导、制度管理、团队建设、课程提质多方面的督导和改革;三是通过一体化办学、打包式发展、引进优秀人才、政府购买服务等策略,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人才流通的“大教育”格局,做好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学前教育正处于百花齐放的春天,我们应把握时机,站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激发活力、优质办学,改革创新、综合施策,科学保教、精心培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办好“家门口的好幼儿园”、“新时代学前教育”,促进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快速、高质、长久发展。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