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拒绝校园暴力,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10月25日以来,《少年的你》电影的热映引起社会对于校园暴力的广泛关注。《少年的你》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只是因为她帮助了遭受校园霸凌的同学,她就成为了下一个受害者。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4亿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32%,其中将近30%的学生不会反抗。
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
一条条的新闻无不震撼人心,在家中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可能在家长及其放心的学校中遭受校园暴力的侵害,家长却可能无从知晓。
<少年的你》影片中的那些少年面对自身或他人遭遇校园欺凌,内心有无助和惶恐,也有错愕和挣扎,他们用青春探索成长的道路,用天真和赤诚试图破解自身的困境。少年们以少年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成年人的我们又要如何保护少年?
校园暴力引关注,谁来保护少年的你?
No.1法制护航,立法先行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每年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学龄小孩长期受到校园欺凌,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据,为更好的保护学生,各州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从2015年开始,美国50个州全部通过了《反霸凌立法》,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目标。
中国在校园霸凌的立法层面上也在不断进行完善。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
修订草案相对以往,在校园安全保护上有以下:
一、全流程把控,增加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
修订草案首次对学生欺凌作出定义,首次提出学校要建立欺凌防控制度,全流程把控风险。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
二、针对性对学校增加具体措施
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和处理,并通知被欺凌和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学校需要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
三、首次对网络欺凌做出明确规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网络欺凌进行规定——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侮辱、诽谤、威胁未成年人。
No.2博采众长
在我们对校园霸凌还没有特别好的方式进行预防和防护时,不妨去看看国外都有什么好方式,博采众长。
01 德国从人性入手 从源头上解决
德国小孩从幼儿园开始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从小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培养他们的社会基本功德。
02美国校园警察“零容忍”
美国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享有与真正的警察同样的权力。除了维护学校秩序外,还负责督学工作。
03 日本:早发现、早预防
日本出版讲述关于校园欺凌方面内容的教科书的同时,还设立了全国统一的24小时免费求助热线,以确保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咨询校园欺凌问题并获得帮助。
《少年的你》影片结束后,无数人在突然亮起灯的电影院里哭的无法抑制,因为他们曾是千疮百孔的青春里,千千万万个懦弱的陈念。
回想起来,其实我们儿时,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男孩子因为一言不合就动手打架;女孩子则有自己的小团体,在小团体之外就会被起外号、被欺负、被排挤。
这些算霸凌吗?
算的,只是程度没那么严重。
往往很多时候,正是因为霸凌的边界不明显,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被爸妈和老师认为是同学间的玩笑打闹,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发展到最后,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部分图片和观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的少年意气固然可贵
但面对校园霸凌
更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有力的行动
新修订《未成年保护法》的即将出台是保护少年的坚定后盾
当法律、社会、家庭以及你我他每一个人都贡献力量我们就能保护少年,保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