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同行 凤凰最美

  一、高新区管委会多措并举,切实做好教育民生工程

  近年来,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将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作出了“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基础教育”的庄严承诺,,全面打造国际化现代基础教育名区,实现了教育设施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内涵品质一流、运行机制一流,全区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在2017年潍坊市政府组织的教育综合督导中,我区连续四年蝉联市区第一。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办学条件持续提升。近年来,党工委、管委会持续加大学校、幼儿园建设力度,舍得拿出真金白银,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校园。2016年,东风学校、新昌学校、凤凰学校南校区、钢城现代学校二期、浞景学校二期、清平小学二期和浞景幼儿园、清平幼儿园、新昌幼儿园建成投用,总建筑面积达到了8.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590个。2017年,东方学校、大观小学、瀚声国际学校和欣诚幼儿园建成投用,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80个;2017年,高新区投资1200万元,提升了东风学校、浞景学校、清平小学等6所学校的校园环境。目前,我区正加快推进学校、幼儿园建设,引入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等高端设计团队对未来实验学校、杰兴学校、中央商务区学校等进行高端规划设计,融合最先进的建设设计理念和未来教育发展理念,打造森林学校、田园学校,全方位提高学校、幼儿园设施配备标准,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百年名校”“未来学校”。

  (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近年来,高新区持续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2016年公开引进115名优秀教师,2017年引进175名优秀教师,2018年计划引进200名左右优秀教师。创新教师引进形式,今年面向国内双一流重点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20名,形成了在编教师、高层次教育人才、聘任制教师“三位一体式”师资引进体系。健全了教师激励机制,2017年起设立100万元名校长名园长奖励资金、500万元优秀教师奖励资金和2000万元歌尔教育基金,激发了广大教师;纵深推进“区管校聘”改革试点,2017年全区1225名教师实现竞聘上岗,59名教师参与城乡交流,有力推动了校际间优质师资合理流动。

  (三)内涵品质实现新突破。教育国际化、特色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跨入内涵品质发展的快车道。先后引进20名外籍教师,全区中小学实现外籍教师全覆盖,先后开发7个学科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细目,全区中小学生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国际理解教育,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成为中美基础教育联盟大会和中芬课程教学变革理论交流大会讨论话题;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网络万兆到学校、千兆到桌面,更新五年以上老旧信息化设备,启动交互式网络云课堂建设,中小学均开设CCtalk网络直播课程,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2017年,高新区管委会投入1200万元,实施中小学校园文化标识提升工程,对校服、校旗、校徽、校歌等文化标识进行系统升级,学校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牌、校校都精彩”,走在了全国前列;引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助力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2017年中考一榜上线率高出全市16.27个百分点,超过去年10个百分点;学生体质优秀率达到63.64%,居市区首位;学业质量抽测总平均分居全市首位。

  (四)实施系列教育民生实事。成立教育惠民中心,为群众在普通话测试、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资助等教育事项的咨询与办理方面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中小学延时看护服务惠及学生2575名,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2017年,中小学生均经费分别提高至1510元和1210元,比省定标准分别高出600元和500元,经费保障水平全市最高;连续3年实施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工程,累计投入222万元,受益家庭达到了1680多个,减轻居民负担1566万元;投资623万元,为全区中小学生免费配备正装校服1.8万套,校服成为展现高新教育形象的亮丽风景线今年计划为秋季入学后起始年级学生免费配备正装校服;今年起,计划三年内逐步为全区中小学生免费更换靠背式课桌椅,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启动校园卫生间提升计划,投资1000万元,对全区中小学老旧卫生间进行全方位提升,打造舒适、卫生的校园环境。

  二、重点推进的十件大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四好党建,引领学校文化提升和内涵发展

  凤凰学校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积极破解“三个如何”,努力探索“四个融入”,严格落实“两学一做”,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全力构建“四好”党建。

  1.建好班子,夯实堡垒。以支部班子建设为引领,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勇担“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通力协作,率先垂范。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每季度上党课、召开党员大会,严密组织务求实效,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带好队伍,凝聚力量。全体党员务必思想纯洁、立场坚定、走在前列,承诺践诺、攻坚克难、带头冲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彼此警醒、接受监督,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敬业奉献、创造幸福。

  3.抓好学习,政治坚定。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抓好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锤炼坚定的政治立场。用好“学思践悟 知行合一”党员学习工作笔记本,使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的引领和促进学校工作全面提档升级。

  4.做好项目,铸牢思想。围绕“24字核心价值观”,结合学校“大家文化”,研发“主题教育、学科资源、实践活动”三大课程体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凤凰学校“大家文化”德育体系,形成覆盖党组织建设、师生德育、家庭教育的“大德育”网络体系,全员、全时、全方位育人,坚定思想政治,铸牢意识形态。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促学校工作全面提档升级

  在“大家·凤凰”办学理念引领下,全体凤凰人担当实干、创先争优,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校园”、“潍坊市‘互联网+教育’示范校”、“潍坊市中小学党建示范校”、“高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学校用心落实“四个注重”,培育学校特色名片。

  1.学校注重文化引领,培育大家梦想。坚信“爱是教育的灵魂”,以“大爱成大家”为校训,坚守“儿童立场,成其所是”的教风,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风,全体凤凰人以“踏实做事,朴素做人”的姿态践行“为大家,成大家”的大家梦想。

  2.学校注重科研提升,坚持质量立校。学校引入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潍坊学院等专家团队指导课堂改革,教学质量连年提升。近两年,学校一项区重大课题、两项市十三五、六项省十三五课题立项。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英语情景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也卓有成效。

  3.学校注重艺体教学,发展全面素养。学校开设了现代舞、古筝、足球、篮球、面塑等26个艺体素养项目社团,为学生特长培养提供练习提升的平台和空间。在区校服校歌比赛中获高新区第一名,学校的合唱、舞蹈、朗诵先后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

  4.学校注重信息教育,培养未来人才。学校信息化探索走在了全市前列,“电子书包助力课堂翻转”、“自带设备下的炫动课堂”等项目多次对外推介,创客、机器人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动手实践、创新探索的平台。“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单位”等称号的取得,使得“互联网+教育”也成为了凤凰学校的闪亮名片。

  (三)打造教学研共同体,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

  凤凰学校现有教师96人,其中2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约占全部教师的1/3。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5岁,是一支年轻有梦想、踏实有才华的教师团队。

  学校立足长远发展,抓住教师成长关键期,不断深化改革,以年级组和教研组为项目团队,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基于目标与问题的教、学、研共同体”,通过“大家讲坛”和外出培训等措施助力教师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

  几年来,我校形成了教师人人尽展其才、事事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一批批教改先锋、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不断涌现,教师研究能力不断提升,先后有20多人次在重大比赛中获奖:5人获区教学能手、2人获市立德树人标兵、4人获区政府成果奖;2人获市初中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1人获省实验说课二等奖、1人获省心理健康优质课;2人获市足球技能展示一等奖、1人获市体育联赛先进个人;1人入选市美术优质课展示、1人出示全国游戏化教学公开课、3人入选省“一师一优课”。有6项课题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另有74项课题被确立为市、区、校级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及小课题。

  大爱成大家,进取筑凤凰。我们将以奋进的姿态,成为有影响力的老师,铸造有进取心的团队,赢取有幸福感的教育。团队成长的红利将惠及更多的学生与家庭,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智慧课堂实现精准同步交互

  凤凰学校以“互联网+教育”为着力点,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正逐步实现课堂模式从知识到智慧、教学资源从单薄到丰厚、师生互动从延迟到同步、评价激励从模糊到精准等多项转型。

  1.“电子书包”助力课堂翻转,实现先学后教。“电子书包”的使用实现了学习资源的电子化,学生借助于网络资源实施自控式主动学习,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丰富了学习方式,高效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2.“自带设备”重塑教学生态,增益高效互动。“自带设备”扩展了教师的课堂领地,利于老师走入学生中间,面向学生教学并直接融入小组讨论。强大的交互功能与传统设备相比,老师不用回到讲台操作电脑就能实现即时微课、作品展示、标注提醒、资源切换等功能操作,课堂互动变得便捷高效。

  3.“智慧课堂”更新迭代升级,推动深度学习。利用功能强大的先进系统,“智慧课堂”实现了四大方面的变革:“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使得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实现课堂动态开放;“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下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增进课堂高效互动;“即时评价”由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平台,对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行为表现等进行精准激励和个别指导;“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便于师生准确把握学情,资源推送、作业分层、个体辅导等方面更富针对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与学。

  “电子书包”和“自带设备”先后作为潍坊市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进行了推广,我校也荣获“潍坊市‘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山东省信息技术专委会理事单位”、“全国未来学校联盟单位”等多项称号。

  (五)推进课堂变革,遵循教育规律项目带动研究

  1.自分教学成果丰硕

  “自然分材教学”是我校引进的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所的特色项目,该项目基于感情先行、知者加速、同伴互帮、抓大放小、问题导向的原理,目标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各尽所能地学习。

  备课上,采取基于核心知识结构的备课策略,通过轮流主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教后诊备等方式提高备课质量;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学、互帮、倾听、群言、练习和反思等形式,利用信息沟通牌、互帮显示板、课堂激励表等教辅工具,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作业上,坚守“一本主义”,坚持三册一体,落实三重跟踪。在自分教学推进深水期,我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打造了“基于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研共同体”这一靓丽教改名片。语文科的“以阅读提升写作能力”、数学科的“解编一体”、英语科的“情智记忆法妙记单词”以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猜想阅读法”等探索都卓有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近年来,学校与区教育局、华师大理解所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小台阶、大密度地推进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变革,助力师生、生生、家校关系良性发展,捷报频传:我校中考升学率连年攀升,连续两年被评为“自分教学先进学校”,承办了“全国自分教学年会”分会场;教师与管理团队不断精进,在“高新区自分教学管理人员大比武”中学校获“综合管理奖”第一名,个人综合成绩获一、二等奖;八年级学生代表队获全区“学进来、说出去”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自分教学倡导教学公平,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它让弱生享有与其他学生相当的教学资源,激励学生互帮,让学生在学业长进的同时,互助合作精神得到发扬。

  2.游戏化教学不断取得新突破

  “游戏是对真实生活的模拟”,“游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符合儿童视角的游戏,将“真实生活”与“知识学习”无缝有机融合。目的是利用孩子天然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力,通过满足孩子自主、挑战、幻想等心理需求,在模拟情景发现、探究、解决问题,逐步形成高效思维品质,增益学习模式,期待收获自然舒展的知识学习和无痕浸润的情感教育。

  我校2017年引进北京大学“游戏化教学”项目实践,积极探索利用游戏化教学提升、带动课堂教学变革。一是研发课程,初步探索。学校组织开发了校本课程《数学好玩》和《课间游戏集课间游戏集》,在所有班级进行了课程开设,孩子们在放松的状态下,从乐趣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和陶冶情操。二是课题带动,助推课堂。2017年学校引进了北京大学的“游戏化教学”项目,并申请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参与了“游戏化学习进课堂教师研修项目”。通过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发掘游戏的内在本质,引入游戏精神、元素和机制,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打造了一系列的优秀课例。两名教师在“全国第三届游戏化教学优课征集与评选”活动中获奖,孟晶老师在“2018年全国游戏化教学优课展评活动”中提供公开课。三是数学魔术,灵动思维。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有温度的、好玩的、有魔力的数学,我们将数学魔术引进课堂,开发了黑白折纸、万花尺、扑克牌预言术、数字定位等16项魔术,让孩子们不仅学到脖子上的数学,还学到了“指尖上的魔术”,操作中的魔术,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神奇有趣,养成猜想、尝试、验证、应用的良好数学思维习惯。

  3.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助力德育

  “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认为“孩子实际没有问题,有的只是还没有学会的技能”,它更多的关注儿童成长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让孩子在快乐学习技能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为使“儿童立场,成其所是”落地生根,我校以《基于儿童技能法实践的小学生自我成长的案例研究》课题实施为突破口,采取个人技能学习和“最棒班级”评选活动,通过环环相扣的15步,给孩子找到自身渴望成长的原动力,找回自信并体会成长的快乐.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学校形成由专家、教师和家长组成的教育共同体,制定了最棒班级具体可操作涉及生活技能、学习技能等20方面的规范标准,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案例,家长的参与度达到100%,学生的成长内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同时,我们课题被批准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潍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和高新区重大课题。

  (六)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促进游、学、研有机融合

  研学旅行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学校与课堂,另一头连着广阔的自然与社会。为了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我校系统构建具有研学旅行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三项得力措施,积极推动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已逐步形成了参观游学、社会考察、自然观察、科学探究四大主题的研学课程。

  1.明确研学目标定位,保障长效发展。本着“儿童立场,成其所是”的教风,结合“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风,分小学部、高学部两大部分明确研学课程总的目标原则,构建课程框架,细化课程内容。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操作指南》、《安全管理方案》等方式做好研学保障。各个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化出简单易行的小目标,面上推动,点上落实,实现整体全面长效发展。

  2.山水人文体验感悟,深挖地方特色。课程规划注重“游”、“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发现的时空。比如走进植物园、玉泉洼、白浪河等“自然大课堂”,在观赏、探究、操作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再如孙子文化园、风筝博物馆、乡贤馆等“人文大课堂”,通过参观体验的教育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乡土风情、浸润传统文化。

  3.链接知识发展思维,注重学科融合。凤凰学校积极促进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设计主题研学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增进知识。比如开展夺宝奇兵研学、体验应急救援大队日常生活、走进化学工程学院等课程,在了解环境资源、安全技术等内容的同时,将学科教学中实践化、生活化的教材内容融入研学课程,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锻炼合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

  两年以来,我们的脚印遍布山东各地,建立了东营孙子文化园、凤凰乡贤馆、滨海科技馆等30多处研学基地。每年5000多人次参加研学活动,合计行程三万公里。

  (七)创新平台稳步提升,课程建设逐步完善

  凤凰学校创新教育以发展学生素养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整体构架,迭代创新理念,研发校本课程,搭建实践平台,缔造面向未来的创新体制。

  1.创新实验是我校创新教育的重要起点。实验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敢于探索、大胆创新,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老师。近年来学生有30多人次获得创新实验奖项,今学年物理、化学两位老师喜获市实验说课比赛一等奖,马存乐老师参加省赛再次获奖。

  2.3D打印课程的开发增加创新路径。3D打印课程的极大吸引力与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动手、合作及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有力路径。

  3.Scratch 趣味编程再建创新平台。Scratch 趣味编程将“可视化”的程序语言实现了“所见即所得”,三到六年级全部开课,惠及大部分学生。今年,我校3.2窦晨玮获潍坊市青少年scratch创意编程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随后又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4.能力风暴机器人课程再点创新热点。我校去年引进9套设备,利用社团形式开展授课,今年又引进3套wer机器人竞赛套装,提升了日常训练的效率。机器人课程让孩子们亲历前沿科技,提升了自信,也进一步发展了语言、思维、空间等多项智能,促进了孩子们学有所长又全面发展。

  (八)设计课程建好组织,家校共育走向深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校共育,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培育孩子。近年来,凤凰学校注重通过三大举措促进和深化家校共育,为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广阔天地。

  1.推进家长课程建设,倡导关爱家庭。凤凰学校秉持“家庭决定未来”的思想,践行“大爱成大家”理念,扎实做好前置衔接、入学课程、即时课程,组织好父母大讲堂,普及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及常见问题应对策略,引导增进夫妻、亲子间沟通与合作,引领建设健康、和谐、幸福的家庭。

  2.做好特色项目探索,注重引领提升。凤凰学校致力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德育课程探索,创造“积极德育”品牌,在构建积极情绪、发掘个人优势、创设良好成长环境等方面卓有成效。以德育微课程为载体的“幸福力生发学习力”课题研究,注重通过梦想引领、巅峰体验、情绪调控等方式记录和感受幸福,提高自身“幸福力”,用幸福的生命状态滋养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3.借力家长义工奉献,推动家校合育。凤凰学校家委会组织完成了每天入校时段的护导执勤,同时实现了参与学校管理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活动、家长资源进课堂等家委会主要职能的落地生根,促成了“家校携手,同育未来”,推动了家校合育走向深入。

  (九)多渠道丰富课程,长效推进艺体素养教学

  凤凰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坚持把艺体素养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开拓办学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交叉融合、立体开放、多元互动的艺体课程体系,持续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特色课堂普及化,提升整体素养。倡导学科融合教学理念,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实际,变革传统艺体教学模式,着力构建艺体特色课堂。“体能训练+篮球+足球”的211体育课;针对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美育项目培养的美术学科整合课;“器乐进课堂,人人会乐器”的音乐课,实现学生艺体素养的整体提升。

  2.专业社团项目化,发展个性特长。遵循学生个性成长规律,成立专业团队,实行“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教学”,着力培育学生的艺术特长。学校先后组建舞蹈、衍纸、武术、话剧等近30个社团,并把每周二下午作为“社团活动日”,让每个学生爱上艺体、走进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派形意拳”社团的开设,让学生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传承文化;衍纸社团通过卷、捏、压等手工创意,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3.比学体验常态化,催发内生动力。利用传统节日及重要节点,搭建艺体比学竞赛平台,开展舞蹈、合唱、话剧等“达人秀”、“大PK”主题活动,比着教、赛着学,孩子们在兴味盎然中收获一个个的“巅峰时刻”,驱动艺体素养向纵深推进。近两年,学校自行组织主题竞赛20余期次,在省市区艺体比赛中获奖10余项,“校服校歌展演”获高新区第一名,舞蹈《和谐阳光》获省艺术展演二等奖,《寻找凤凰》获市朗诵团体一等奖,合唱《库斯克邮车》、《雪花的快乐》获市艺术节展评二等奖,连续两年音乐素养抽测保持全区第一。

  (十)努力推动楼宇建设,加速硬件配备和绿化提升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快速推动学校三期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速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目前校园绿化一期已经完成,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搭配,推动整体绿化提升。

  三、完善现代学校治理,引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现代学校治理结构,让学校、家庭和社会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办人人满意的教育”还有距离。一是需要“打铁必须自身硬”,二是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密切合作,价值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