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申遗成功,能否“拨”响算盘珠?

  天津日报:申遗成功,能否“拨”响算盘珠? 来源: 天津日报2013年12月17日发稿时间:2013-12-17 16:21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近日,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个被列为非遗的项目。随后,围绕“珠算”这个热点话题进行的各种讨论一直在继续:珠算是否该重回学生课堂?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现状]

  认识算盘的孩子“凤毛麟角”,使用算盘的基本都是“老会计”

  算盘:正面临“边缘化”危机

  随着申遗的成功,珠算这项已经被渐渐边缘化的“古老”计算方式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有人认为“申遗”的成功,为珠算的“回归”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但事实上,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虽然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珠算的“前途”并非“一片光明”。

  曾几何时,无论是在小学生的课堂上,还是在老字号的店铺里,我们都能看见算盘的身影,珠算以其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成长。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珠算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现如今,还有哪些人在使用算盘?”带着这样的问题,连日来,记者对几家还在销售算盘的商户进行了走访,发现目前使用算盘的人群大致有两类:一是学前儿童,目前部分幼儿园会开设一些与此相关的课程;二是已经习惯使用算盘的“老会计”。 “一般都是家长给上幼儿园的孩子买的,他们大多也就是学点皮毛吧;还有就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他们以前一直用算盘,现在还有这习惯,在他们看来算盘算账比计算器要来得还快、还准。”一位文具店的老板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其实现在开设与珠算有关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并不多,而大部分幼儿园的小朋友在面对记者拿出的算盘时,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在河东区的一所幼儿园,4岁的男孩贝贝这样问道。而他的老师也明确表示:“在全民计算机时代,即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学习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普及。”

  看来,“申遗”成功后的珠算,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前途一片光明。不过记者从淘宝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算盘的销量还是出现了走俏的趋势,“以前好几天才能卖出去一个,这些天来逛商铺的人有时一买就是好几个。”一名淘宝店主说。不过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经营的是算盘类的工艺品,“现在真的买算盘拿来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一段时间生意好,跟‘申遗’有很大关系,很多购买者其实是怀着一颗‘怀旧’的心。”

  “虽说珠算申遗成功了,但这并不能解除它已被‘边缘化’的危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申遗’成功,让久违的珠算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至少让一部分曾经不认识算盘的孩子们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贾向桐说。

  [调查]

  让孩子学点技能“艺多不压身”,还是加重孩子的课业负担

  珠算重回课堂,有必要吗?

  随着珠算申遗成功,连日来,对于这种“古老”的计算方式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而无论是在网络中还是相关学者、专家之间,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就是“珠算是否应重新回归学生课堂”。近日,记者走上街头,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

  [支持方]

  在受访的市民中,有12位表示珠算应该重新回到学生课堂。由于工作关系,家住海光寺附近的62岁申奶奶与算盘打了一辈子交道,虽然目前已退休在家,但是如果平时碰上“算个账”的时候,她依然首先会拿出自己用了多年的老算盘。“我现在在家看小孙子的时候,他一闹,我就拿算盘给他玩,你别说,这小家伙的头脑就是比一般的孩子好。我觉得让孩子们接触接触算盘,学点简单的珠算知识很有必要。”而“80后”的年轻妈妈姚美娜认为,即使是处于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珠算也应该重新回到学生课堂,“‘申遗’成功正好是一个契机,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在咱们这儿丢了。”

  [反对方]

  虽然不少市民表达了对珠算“回归”课堂的肯定,但是仍然有16位市民认为,珠算进课堂没有必要。“现在还有几个人用算盘,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也没有普及的必要。比如昆曲也是‘非遗’,难道就因为是‘非遗’,就必须让所有孩子都要学习吗?”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的刘强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有不少学生家长表示,珠算进课堂,很可能会加重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最主要的是学了半天,以后也用不上,那么学习这样的知识有什么意义?”一名小学生家长说。

  [不置可否]

  随机采访中,还有2位市民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的确应该给孩子们普及一些有关珠算的知识,但是不是一定要进课堂,还有待商榷。”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宋女士这样说。

  [现状]

  “进校园”是推广、传承“非遗”的好办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珠算进校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

  对于“珠算是否应重新回归课堂”这个问题,增产道小学校长刘健认为,珠算有必要进校园,但是不一定要“回归”课堂。“我们可以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珠算的教育普及,比如在课间进行一些珠算游戏的比赛,或是在兴趣小组中增设‘珠算活动小组’等。如果真的让珠算进入课堂,的确可能给部分学生增加新的负担。”不过在采访中,对于刘健的建议,不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珠算无论是进校园还是进课堂,还都存在着一定的阻力。

  阻力1

  没有科学认证

  主管部门态度不明确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肯定了珠算,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珠心算在儿童智力开发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珠心算”普及的赵陆一老人更是把其优点总结为六项,分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高效率地听、记、看、想的综合能力;培养耳、眼、手、脑等器官的高质量配合能力;培养学生专心致志、排除干扰的接受信息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从小就掌握一技之长的信心和毅力;同时,“珠心算”还可以帮助特教学生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但是,这些也只是老人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个人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哪一项科学研究公开表明“珠心算”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或是能力培养起到了直接或是关键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珠算或是珠心算的态度一直不明确,甚至可以说是有争议,所以通常情况下,学校也不可能特别积极地进行尝试,要想进课堂,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很重要。”一名小学校长直言。

  阻力2

  升学压力重

  经费师资都是“坎”

  如果真如刘健所言,珠算或是珠心算只是“进校园”的话,学校对此的态度又如何呢?

  “我们总说要进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学生还没有摆脱升学压力的时候,学校确实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系,所以即便是‘第二课堂’或是‘校本课程’,如果与升学没有太大关系,真正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又有多少?同时这也需要学校负责人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南开区某小学教务主任表示。

  不过,即使是学校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可,他们要面对的还有“活动经费从哪来”与“师资从哪找”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课程,要想教好学生,就必须有过硬的师资。现在新分来的大学生自己都不见得摸过算盘,又怎么让他们去教学生?”一名校长无奈地表示。据了解,其实市里几乎每年都有针对珠算师资的培训,但是报名培训费,以及老师学成归来后在校内开展相关活动所需的费用,对于校长来说,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观点]

  申遗成功,传承珠算技艺的“如意算盘”该怎么打?

  专家建议:以素质教育的形式重新“入学”

  珠算申遗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我们对这项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完成?今后,我们又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珠算”?近日,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贾向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申遗的成功代表着真正艰巨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如果我们简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传统珠算的价值和意义为目标,那么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仍只是被动的,非持续性的。所以,我们应该以这次申遗成功为契机,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工作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贾向桐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保留或保护上。珠算的成功申遗,确实为我们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带来了良好的条件,促使国人重新认识到珠算在文化、教育等层面的重要性。但这些只是珠算文化外部环境的改善,珠算要走出目前的尴尬状态,关键还是在其自身。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珠算退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与计算机技术相比,珠算的计算功能相对落伍了,例如珠算口诀的复杂、算盘本身携带的不便等等,这些都妨碍了珠算的普及和应用。所以,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和技术,必须走向创新,而不是固守原有内容和形式。通过在教学方法、学习途径以及与当代新技术的结合等方式,使得珠算通过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

  固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地位注定要被削弱,但在贾向桐看来,这不意味着珠算由此将彻底失去生命力。珠算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一部分,其在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具有多样性。从现实情况来看,珠算及相关教育应该从计算这一传统维度走向多维度。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珠算对开发少年儿童智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这样,珠算除了可以作为计算工具,还可以以素质教育的形式重新进入学校教育。此外,珠算蕴含着中国数学传统的独特的价值,它具有极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而且,珠算在促进儿童认知、教育心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改变珠算只是计算工具的简单认识,推广和发展珠算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珠算文化的精神、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此外,贾向桐认为,政策保护只能维持文化遗产的短暂存在,要使得像珠算这样的非物质文化产生活力,最主要的是让它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我们保护珠算文化,并不是要简单保护作为器物或计算工具的算盘本身,更是要保护珠算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数学文明和文化精华。否则,珠算将失去其鲜活的历史文化营养而枯竭,即对珠算的保护要基于文化意义。而且,在立足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将珠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处于文化长河之中,并随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珠算文化永葆青春的关键。”贾向桐说。

  相关链接

  什么是“珠心算”?

  所谓珠心算,通俗地说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

  珠心算是以打算盘为基础,使打算盘的操作过程充分“内化”,从而完全摆脱实际的打算盘的外部动作,凭借这“内化”了的“心理算盘”(亦称“虚算盘”)在脑中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的方法。

  延伸阅读

  虽然,现在的珠算看上去距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但其实它有着非常辉煌的“曾经”。近日,记者通过对那些曾经与珠算有着特殊故事的人的采访,为大家寻找——

  珠算的

  “前世今生”

  【上世纪90年代】

  “算盘一天卖出上万个”

  上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刚刚在中国市场上崭露头角,使用范围相当有限,算盘在各行各业仍然是计算的“顶梁柱”。

  “我年轻的时候在供销社做会计,当时就因为算盘打得又快又准,特别受领导的重视。我们那会儿算账全靠算盘,单位里到处可听见‘噼里啪啦’的响声,那声音比现在的流行音乐还好听呢。”今年73岁的王美江老人,对于算盘可谓有着深厚的感情。“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单位里开始流行使用电子计算器,当时新招聘的大学生都用计算器,单位也送我们这些老人去培训计算器,可我就是用不习惯。”让老人记忆犹新的是,在他快退休的时候,厂里曾组织了一次“比比算盘和计算器谁更快”的活动,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后夺得冠军的正是用了一辈子算盘的王美江。

  为了进一步了解算盘曾有的“江湖地位”,记者又走访了本市目前唯一一家还在做算盘批发生意的文具店。店主吕女士介绍说:“我们是1996年开始在这里做生意的,当时只经营算盘,柜台也不大。那时9月份一开学家长和学生们都排着长队来买算盘,最多时,一天就能卖几千个甚至上万个算盘。”

  其实,“背着算盘上学”的场景对于“80后”的人来说非常熟悉,珠算是当时小学数学课本里的必修内容,算盘自然成为了小学生的必备文具。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珠心算”课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开始加入到对于珠算的学习中。

  “最多的时候河北区有10多所小学都在开展‘珠心算’课程,无论是全市的比赛还是全国的比赛,河北区学生‘珠心算’大赛成绩一直非常好。”河北区增产道小学校长刘健告诉记者。曾在河北区教育局小教科工作过多年的他,回忆起当年河北区小学生学习“珠心算”的盛况,感慨万千:“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是‘珠心算’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刘健的观点也得到了市教委老领导赵陆一的肯定。现年75岁的赵陆一,曾任市教委的副主任。自从上世纪80年代接触到“珠心算”之后,老人一直致力于推动“珠心算”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记忆最深的就是1999年全市希望杯少儿‘珠心算’大赛,当时全市参赛的少年儿童有2万多名。”赵陆一说。而在那次大赛的闭幕式上,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出席会议的他曾在讲话中提出这样的希望:“天津市的基础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希望‘珠心算’活动也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的辉煌。”

  【21世纪】

  “一年卖一两千就不错”

  上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逐渐走入企业,走入家庭。银行职员、会计、审计人员不再使用算盘算账,各种财务软件开始盛行。也正是在进入21世纪后的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同时,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一大批本科院校的会计、统计专业表示不再开设珠算课。

  珠算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而退出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快。最直接感受到这一变化的是算盘批发主吕女士:“原来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1万个算盘。到了2000年之后,一年能卖上一两千个就不错了,不好的时候可能好几天都卖不出去一个。”在和平区一所小学门口经营文具店多年的王海也直言:“现在文具店很少有卖算盘的。因为没人买,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再卖了。”而在王海的店里,七八年前,与无人问津的算盘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电子计算器的热销,“现在强大的智能手机,什么功能都有,这几年连买计算器的人都不多了。”

  除了来自市场的变化,刘健也对珠算在学校和学生心中地位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触:“现在,整个河北区还在开展‘珠心算’课程的学校只有不到5家,而去年全市学生的‘珠心算’比赛,参赛人数不到2000人,不及十多年前的十分之一。”

  三年前,刘健从区教育局调任河北区增产道小学校长。出于对“珠心算”的特殊感情,到任后,他开始倡导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加入“珠心算”。校本课程相当于学校的选修活动,之所以让“珠心算”进入校本课程,刘健坦言,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珠心算”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很有益处,但是因为本着不想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所以把“珠心算”作为学生的兴趣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参加显然在现阶段中更为合适。不过,通过两年的开展,刘健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大约在150至180人,一二年级时,大约有100多个孩子会选择这门课程,三四年级时有40多人愿意参加这样的兴趣小组,而到了五六年级,真正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只剩下不到10个人。“对于考试不考,甚至是教材上都没有的东西,感兴趣的学校和学生自然会越来越少。而家长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对于升学没有帮助的一切课程都是学生额外的负担。”刘健说。

  本版照片 本报记者 刘耀辉 摄

  刘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