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下的民办幼儿园如何纾困
今年两会,“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一场疫情,让不少民办幼儿园遭受严峻考验。近日,幼儿园卖烧烤、卖包子自救的消息更是引发社会热议。如何破解民办园生存难题,成为了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
“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我所在的小组中,委员们都开始关注议论民办园的问题。”从今年2月开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就在多个场合呼吁把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园纳入疫情期间国家特殊政策支持对象范围,因为它们在疫情期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疫情的冲击下,如何让民办园“活下来”,不仅仅关系到每一个民办园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影响到千千万万幼儿家庭的大事。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帮助民办园纾困,不仅需要减税降费、补助到位等及时性措施,还需要在政策、制度、师资等多方面保障民办园、尤其是普惠性民办园的长期健康发展。
疫情笼罩下的民办园,难在哪?
不久前,“幼儿园卖烧烤自救”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据媒体报道,西安市一所民办幼儿园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学,为寻求自救,增加老师们的收入,幼儿园决定将教学楼大厅改成餐厅,每晚卖烧烤。
疫情至今,虽然全国的大中小学生陆续开学,幼儿园基本仍尚未开学。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房租、教师工资、防疫物资等重担,都可能成为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林一直在做教育政策研究。疫情期间,他一边做防控工作,一边从委员履职角度积极关注因疫情衍生的社会问题和次生灾害。“我很快听到一种声音,‘快救救我们民办园吧,真的快活不下去了’。”
刘林调研发现,普惠性民办园多数按月或学期收费,疫情发生时有的还没来得及收取学费,但要照常支付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而且要购买大量防疫物资,反而比平时支出大。此外,普惠性民办园多半是响应国家规定和号召,已经从高收费转变成低收费了,但目前一些省份的普惠性政策补助尚未到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一位地方的园长跟我说,房租、老师工资和保险全部由幼儿园自己承担,每个月单是工资一项,就需要90万元,此外,还要自行购买大量防疫物资。如果再不开学,他们就肯定扛不住了,会倒闭一大批民办幼儿园。他们太需要国家的关注和关心了!”
最近,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给予民办幼儿园特别扶持政策,帮助他们渡过目前难关。
潘碧灵表示,我国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为普惠性幼儿园,大多规模小、租赁办园、办学经费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在此次疫情中,幼儿园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根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开学要求,幼儿园将会成为最后开学复工的一批单位,比正常的开学时间推迟至少三个月以上,这给民办幼儿园带来了极大的办学和生存压力。
“民办园纾困”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原因何在?
近年来,从“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到“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从不同侧面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要求,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今年提出的为民办园纾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刘林认为,在教育系统中,受疫情影响最大、困难最多的两部分就是民办幼儿园与培训机构。但相比起来,民办幼儿园受到疫情冲击后的生存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来讲后果更严重,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釆取特殊措施“救幼儿园”,对培训机构则在后期纳入了对民办非企业机构、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范围中。
4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就各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办幼儿园扶持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把为民办幼儿园纾困解难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聚焦民办幼儿园在疫情防控期间面临的突出问题,区别不同类型民办幼儿园,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化解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实际困难。
趁热打铁,刘林在此次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的提案》,就改善民办教育“规范政策多执行快、扶持措施少落实难”的制度环境状况提出了专门建议,有关部门已经接到并着手办理中。
而从长远来看,民办园的生存困难可能给学前教育稳定发展带来很多未知的冲击。
“目前,疫情的发展状况还不稳定,幼儿园的开学时间以及开学后的防控工作都是问题。这样一来,民办幼儿园会面临相当长的一段困难期。由此导致的民办园亏损、破产、停办,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柳茹说。
柳茹表示,一方面,会有一批幼儿教师面临失业、转行,如果老师流入其他行业,那以后就很难再回流了,没有了队伍,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会有一部分幼儿无园可上,进一步加重“入园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加以重视和有效解决。”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看来,如今,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然不足。
“迄今为止吸引民办幼儿园进入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各地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措施,主要采取限价策略,财政补助停留在以奖代补阶段,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过小且随意性较大。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收益等于或略高于成本,有些地区甚至小于成本。”刘焱说。
让民办园更“普惠”,还需制度和财政保障
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民办幼儿园共17.32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2%;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649.44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6%。
如此大的体量,涉及到这么多的家庭,民办园如何走出疫情难关、稳定发展,成为了不少代表委员忧心的问题。
刘焱表示,早在2012年,“十二五规划”把“普惠性学前教育”列为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但迄今为止被列入“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依然只有面向少量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覆盖80%在园幼儿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被排除在“基本公共服务”之外,导致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种种困难。
刘焱建议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因为这可以强化政府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和供给的责任,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和财政保障。同时,通过制定普惠性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不仅可以统筹协调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体化发展;而且可以将财政拨款制度与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脱钩松绑,解决当前因缺乏编制导致的在编教师和非在编教师“同工不同酬”问题,对于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民办园的资金压力,潘碧灵建议:一是允许民办幼儿园在社保缴纳上享受中小微企业同等待遇。民办幼儿园之前一直被定义为“民办非企业”,建议民办幼儿园在社保缴纳上享受中小微企业同等政策待遇;二是取消或免征教育基金;三是提前发放奖补资金。对于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建议按照2020年1月份在园幼儿数,将1~6月份的财政补助经费一次性提前发放到幼儿园;四是给予适当补贴。
近年来,“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一直困扰不少家庭。从学前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建议。
周洪宇建议,要明确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方针。明确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家学制的一个独立阶段和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公共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财政支撑、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方针。
“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明确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性教育预算中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性投入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优先投向农村学前教育。适时把学前教育最后一年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周洪宇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朱紫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