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重点项目建设者凝聚奋进力量——锚定高质量 推进项目建设

  连日来,全省各重点项目建设者和企业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锚定高质量,跑出加速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以实干担当扛起重任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滇中引水工程一线引起热烈反响。

  “作为全国劳模,我将立足岗位、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全国劳动模范、中铁八局副总经理李永山说,当前,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充分发挥央企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精心组织、配强资源,锚定通水目标,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真正把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成为绿色工程、惠民工程、优质工程,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中铁建设西南公司昆明逸都小区樾秀中心项目建设者们通过收听收看新闻联播、观看时政纪录片《春天里的盛会》、党课集中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掀起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热潮。项目党支部书记谢红丽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作为央企,我们将坚持品质匠心,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昆明城市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目前,项目现场100余名建设者正奋力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把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成效转化为决战决胜交付目标的奋进力量。

  由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承建的云南大理华晟新能源光伏项目近日顺利实现两座厂房封顶。该项目高度契合国家“双碳”目标,对加快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者们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提振信心,铆足干劲,狠抓项目进度,截至目前实现总产值4亿元。

  在渝昆高铁建设一线,建设者们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中铁五局渝昆高铁项目部建设者面对全线第二长隧炳辉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迎难而上,积极推进,以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施工,助推体系管理、过程管控、质量把控和施工进度,加快渝昆高铁建设。

  今年勐绿高速公路将冲刺通车。“我们自进场以来立项科研课题3个,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著1项。今年还计划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投入科研费用3400余万元。”中铁北京局天津公司勐绿高速第3项目经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抓生产、保增长;抓效益、创信誉;抓安全、守底线;抓党建、强引领;大力弘扬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助推勐绿高速公路如期通车。

  以奋斗姿态蓄势聚力

  目前,云南省制造业相关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落户于安宁市的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一体化工厂。该项目不仅进入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还进入“重中之重”项目清单。

  “政府工作报告对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等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在项目中持续优化人造石墨6大工序,使用行业领先工艺和装备,提升生产效率,最大限度降低耗电量,实现减碳低碳生产。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本地石油炼化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石油焦品质,带动耐高温材料、石墨辅料等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规模。”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复虎说,我们将在人才和研发方面以本土化战略为核心,吸纳云南本地高校毕业生作为未来的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与本地高校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和工艺研发等方面密切合作,推动云南锂电池材料高端人才培养,并逐渐建立本土化研发能力。

  全面落实产业强省三年行动,聚焦将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绿色硅谷‘云南样板’”这一目标,泸西产业园区内,2000余台机械、3200余名施工人员24小时三班轮流施工。作为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建设项目入驻园区,即将开工建设。

  泸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施勇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我们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将以发展壮大铝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坚持龙头引领、集群落地、集约发展,引进阳极碳素、氟化铝等上游配套企业和高强度、轻质化合金材料、汽车配件等下游高端铝加工企业,全产业链打造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铝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标杆。

  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屏边县天然饮用水绿色发展示范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配套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五通一平”。“2022年,屏边县被确定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4个试点县(市)之一,以此为契机,我们充分利用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水、果、药、旅五大产业,成功引进天然虾青素大健康、民族医药科技示范园、特色水果加工等产业项目。”屏边县发改局局长刘成勇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抢抓机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全力引进高质量绿色项目,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系列子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实现生态产品溢价升值。(记者 胡晓蓉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