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好学的孩子,都是父母“套路”出来的
制定计划并实践计划对于天生喜欢分析,专注细节,喜欢坚持的人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如此。
妈妈可能会发现孩子不愿意一件事情做到底,或者总是完不成规定的任务,好多家长指责孩子“没有行动力”或者“懒”,用挫折式教育刺激孩子达成目标。
而有专业知识的家长就会因势利导,在不伤害孩子自信心的同时培养他实现目标的能力。
制定计划为什么经常失败?以下三点逐个击破。
1.制定的目标太抽象
侧重于“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擅长抓住大的概念,有很多的想法和观点,相对于关注具体的事实,更喜欢探索一个事实背后的意义,通常造成目标空泛,过于理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妈妈对孩子说:“今年给你报了辅导班,一定要把字练好”,但什么是好字呢?怎么才算好?有具体参照吗?还是要写到让家长和老师都满意?
「解决方法」
01 把目标具体化
列出为了实现整体目标的子目标,把它落实到能够指导自己当下行动的程度。如果你知道“为了实现目标,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的程度,并且感到有动力去做,那说明你不光看到了“森林”也看到了一棵棵“树木”。
总之,不要怕遇到瓶颈,每一个瓶颈都是有原因的,它们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反而提供巨大的帮助。
02 培养耐心
与其让自己马不停蹄的一下子完成目标,不如把目标分成小块,小步完成,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停滞的沮丧。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孤身一人,走一条陌生的路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只要还没有到达终点,感觉可能会告诉你达成最终的目标简直太遥远了,好像永远走不到头似的,但如果你有了手机地图,看到你实际走过的路程,看到那个小点点在朝着目的地一点点移动,心理就会踏实些,更加坚定地走剩下的路。
03 设置奖励
留意孩子的小进步并为孩子鼓掌,为每个小目标设置奖励。
朝着目标实现的路并不像去目的地那样能够直观的看到,因此留意孩子的成就并为他们鼓掌就更加重要。
2.孩子注意力易转移
你的孩子是否很容易留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是否很难专注的完成作业或家务?
是否一下子对很多东西产生兴趣,抓不住主次?
注意力转移程度高的孩子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指责为“懒”,“不听话”,“不用心”,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只是比别人对于周围的环境更加的敏感和好奇,这类型的善于发现新的机会,抓住别人错过的东西,但也很容易被新的想法和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而忘记自己的目标。
「解决方法」
04 把计划清楚的写下来
可以和孩子商定好计划后,把计划贴在孩子每天会注意到的地方,如电脑上,冰箱上,镜子上。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被其他事情吸引的时候,看到自己最初的目标,就好比在前进时有了地图,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忘记最终的目的地。
05 为孩子找到学习伙伴
注意力易被转移性高的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学习的话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找到有着共同目标的小伙伴一起结伴努力,会大大提高孩子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如果以上方法都尝试了,孩子还是不愿意行动怎么办?
06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家长总是催促孩子完成任务,他们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想尽办法拖延或拒绝完成,一来二去,让很多目标感强、易焦虑的家长感到身心俱疲。
其实,这时候家长不妨放宽心态,在可控的范围内,尝试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不自律的后果,从而让孩子真正从实践中,习得自我控制的能力。
拥有一个勤快又好学的孩子,是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这些品质并不是孩子一出生就具备的,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似乎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但其实这些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他们,以身作则,无意识地遵循着优秀的育儿准则。
所以,不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
我们是开心语心理咨询,专注于亲子教育、焦虑、抑郁等,来开心语,改变每次看得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