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语言接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开昌 河套学院

  广义的河套是指黄河“几”字弯及其周边流域,包括宁夏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的“西套”,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及喇嘛湾之间的“前套”。河套一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灌溉,是多民族、多省份人民共同繁衍生息的地方,聚居着蒙、汉、回、满、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狭义的河套仅指“后套”平原,西起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东至乌拉特前旗,北靠阴山,南濒黄河。本文所指的河套仅限于狭义的河套,也就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俗称“后套”的平原地区。

  河套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该区域人民主要的语言交流形式有当地人称之为“巴盟话”或者“后套话”的河套汉语方言土语,还有蒙语和汉语普通话。后套话保留了古汉语中的入声,有大量的“圪”“忽”“日”字头词,也有很多分音词,具有明显的晋语特征,所以被归为晋语。河套地区的蒙古族人民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蒙语,也称蒙古语。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加大,汉语普通话在河套地区的普及程度和质量越来越好,各族人民汉语普通话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减少了语言隔阂,有利于社会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但是与传承方言和民族语言并不矛盾。

  国内民族语学界的资深专家戴庆厦先生认为,语言接触是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由于社会生活中的相互接触而引起的语言接触关系,是语言融合的现象。一般认为,语言接触有三种类型:其一为目的语影响母语,这是我国境内最常见的现象;其二为母语影响目的语;其三为两种语言相互影响。河套地区的语言接触属于第三种,尤其是蒙汉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过程中,语言也互相借鉴,增进了交流与表达的效果。社会的接触引发语言的接触,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借词,而这些借词又能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变化。比如蒙古族人民在交谈的时候,暖壶、箱子、盒子、饮料、红薯、电话、电脑、馒头、包子等词会随时出现在他们的嘴边,与母语共同使用,且能够随意切换,表意清晰,运用自如。再比如“挂吊瓶”这个短语,蒙古族人民也直接从汉语里拿过来用,但是会说成“吊瓶挂”。这是因为蒙语的主语通常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所以在借用汉语的时候,也会经过改造,用以满足自己的表达习惯。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蒙语借用汉语的情况中,在河套地区,汉语借用蒙语时也有这样的例子。在后套人的口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比如“你地也不种,羊也不养,生活也不刨闹,咋能过上好光景了?”“你作业要按时交,课要好好听,老师交给的事要认真做,字要端正写,这样才能成个好学生了!”“小明地不扫,小李黑板不擦,小张垃圾不倒,你们组值日可是真不负责任!”外地人听到这样说话可能感觉很奇怪和别扭,但是后套人却习以为常。也有人说这是倒装句,为了凸显宾语而将其放到谓语前面。其实这是后套话与蒙语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语法现象,证明了蒙汉人民密切交往的历史过程。在词汇方面,也有大量的蒙语词汇进入后套话系统,比如巴彦淖尔(富饶的湖泊)、乌梁素(生长红柳的)海、乌拉特(能工巧匠)、圐圙(院子、场地)、活倒肚(肚子)、叨啦(闲聊、聊天)等等。再如,河套平原生长着很多灰白色枝干、浑身长着细刺、被唤为白刺或者白茨的植物,蒙古语将其称为“哈日莫格”或者“哈尔马格”。白刺是一种灌木,而且后套话中儿化音盛行,所以后套人把“哈尔马格”这个读音借了过来,只不过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了改造,称白刺为“哈木儿”,既符合自己的表达习惯,又说起来自然、亲切、顺口。

  由此可见,在后套这个多民族尤其是蒙汉人民杂居的地区,蒙汉语在接触的过程中会互相借用,融入彼此的语言系统中去,借用的形式有半借型和全借型两种。尤其词汇半借型是指借用部分语音,再结合本族语言的特征,产生新的构词形式,“哈木儿”和“吊瓶挂”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种词汇互借的现象是河套地区各族人民友好交往、和谐共处的生动体现,涉及语言、文化、饮食、劳动、生产、教育、服饰、礼仪、建筑、畜牧等方方面面。蒙汉语互相融合促进,逐步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同时也能够传递文化信息。河套地区各民族人民在语言交际融合的过程中,也加强了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断缩小彼此在知识、教育、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国家通用语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和沟通感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先进的历史文明、生产技术、知识体系、理论思想、文化成果等。随着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各族人民交流障碍降低了,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了,交流的有效性也增强了。各族人民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启发了思维,拓宽了思路和视野,更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日益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国家通用语言也因此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语言。

  各民族人民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语言习惯发生了细微变化,进而使语言心理趋向相同化,增加了语言的认同感。各民族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逐渐有了共同的语言元素、共同的生活环境甚至共同的心理,就有可能形成若干个共同的文化符号。就拿河套地区来说,因水而兴,因水而富,所以聚居于此的各族人民都有择水而居的生活习惯、爱水护水的行为准则,更有利用水资源辛勤劳动的美好品格。同理,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在河套地区各族人民心中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如深受河套人民喜爱的漫瀚调《结亲酒》中唱的那样:“黄河水绕着河套流,它是咱们蒙汉人民的结亲酒”。蒙汉人民对水文化的认同折射出各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具有共同的文化符号,能够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族群认同,使各族人民具有民族的归属意识。文化的共性越多,语言和文化认同感也会逐渐增强,民族认同感就越强,各族人民就会携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种认同意识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更加牢固。

  “巴彦淖尔”是一个蒙古语词汇,但也是该市38个少数民族150余万人民口中最亲切、最常用的词汇之一。从古至今,河套地区的各族人民密切接触交融,语言接触就是这种交融的具体体现。它让各族人民的交流更加紧密,缩小了差异,增强了共同性,形成了统一的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间交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河套地区各种语言形式的接触与融合能使各族人民互相交往、相互借鉴、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进一步凝聚人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课题“论河套地区语言接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批准号:2022SKF09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