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习,亦是成长|大学生康康:职场小白不停向前

  编者按 暑假接近尾声。这个假期里,有些大学生选择外出游玩,饱览山河美景;有些选择查缺补漏,在家复习功课;有些选择实习,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谋划未来……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今天,我们把笔触对准身边的大学生实习生,看看他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假期经历。

  大皖新闻讯 金牛座的康康,将实习视作“社会化的预备役”。她说,金牛座生性不爱动,为了所谓的“光明未来”,到目前已折腾了几个不同的城市,从合肥到北京再到杭州,走出学校和父母的庇护,完成一个人闯荡的实习。

  找房“拉练” 落脚不易

  “杭漂”第一天,康康赶上了一场大雨,还有一场特种兵式的找房“拉练”。大城市租房尤为复杂,“各种各样的城中村、隔断房,1.2元一度的民用电,叽里呱啦的当地话。”她走遍了实习单位附近的小区,学会了看空调、洗衣机的耗电功率,在二房东的营销里,露出局促的微笑“我再看看”,“不死心的或许还会再推荐一二,没有耐心的,则立刻骑车而去,留我在原地一个人,默默打开地图导航。”

  这场“拉练”不轻松,“每晚回到酒店,已经快十点。”康康回忆,她在酒店楼下的小店点了一碗麻辣烫,也要问老板娘一家住在哪。“好在最后成功捡漏,租到了还不错的房子。”

  经过此前的实习历练,在解决落脚之地后,康康开始规划接下来的生活。父母从东北寄来了烧水壶和做菜的小锅,康康“大厨修炼指南”收藏夹逐渐丰富,“后来,我已不再为做出一道新菜而雀跃,单纯是为了节约生活成本、避开这座美食荒漠各种难吃的外卖。”

  三段实习 不同感受

  康康认为,虽然是实习,但归根到底这是一份工作,她也从中感受到文科生就业的焦虑,“投出的简历以8∶1的比例收到回复,能够找到实习已是万幸”。

  真正的挑战,也从走进实习单位那一刻开始。康康说,从传统媒体到乙方外企再到甲方美妆公司,感受完全不同。“传统媒体注重流畅的写作表达能力,乙方外企的小心谨慎从英文PPT和日报的标点、大小写算起,甲方大厂的财大气粗和螺丝钉的工作性质,则在日常工作里窥得一二。”

  在约采访时间时,康康说,她需要确认今晚的工作群里不再会弹出消息。结束采访时,她和记者分享,这一天的工作真正结束,她在月租1800元的出租屋里点燃香薰蜡烛,甚至倒了一点果酒。“空调的风吹得烛光摇曳,来杭州整整两个月,让我有这样兴致的夜晚,大概不会超过两只手。”

  顺利起航 不停向前

  “每次实习,我也算是适应得不错。”康康总结,纵观几段实习经历,她已足够幸运:遇到连卫生间也散发着香气的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遇到平易近人的带教老师,在她屡次犯下错误时,依旧给予鼓励。

  “不明所以的小白,在摸爬滚打中,也明白了一些所谓的职场规则。”在独自生活的日子里,康康生活技能猛增。“床边备好了明天要穿的衣服,水壶里的水应该刚好够支撑过今晚和明早,冰箱里的菜似乎要补上些。”康康调侃,她已具备了一个成年人必备的生活能力,不再需要列出计划表,也能够将一天要做的事熟稔于心。

  立秋已过,实习时间也过了三分之二,明年毕业的康康,感慨暑假已接近尾声。“很快我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选题、看考公课程、修改简历,成为2024秋招大军中的一员。”她说,电脑桌面“简历”的文件夹里,整齐地排列着数百份简历,马上就要有一份更为庞杂的“2024秋招”文档,“那里才寄存着我的未来和方向。”

  “老实说,经过实习后,我并不确定自己会走向何处,不过衣柜里清一色的轻职场风衣服,会成为我的铠甲,疲惫也会被各式化妆品掩藏。”她说,等预备役一过,那便是崭新的战场,自己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向前走。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