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胡歌写的满分作文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好久没看到胡歌这么卖力吆喝了。

  新片上映一周,票房没过3000万,胡歌犯了愁——

  但对比其他文艺片,这个票房已经算是得到胡歌人气加持了。

  陈哲艺的《燃冬》,上映26天2600万。

  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上映9天270万。

  今年电影院的火,没有带热文艺片。

  对于这部胡歌新作,Sir抱有挺高的期待。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和最佳导演奖。

  题材关于生命、亲情、离别,应该很催泪。

  有没有可能像《人生大事》或者《我爱你!》一样,为小众题材杀出一条路?

  今天,该聊一聊了——

  不虚此行

  豆瓣7.3,评分不俗。

  毕竟暑期档的爆款们,只有一部《封神》过了7分。

  导演刘伽茵,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妥妥的学院派人物。

  2005年,她曾凭家庭纪录片《牛皮》在电影圈掀起了热潮,更入围了柏林电影节。

  这部片的题材看着“小”,但演员咖位又足够大——胡歌,黄磊,齐溪,白客,吴磊。

  上映前后,圈内人几乎都在为这部片呐喊——

  一个值得耐心品味的生活流故事。

  一部有勇气、有态度的真诚之作。

  但必须说实话。

  这是一部无法痛批的电影,也是一部让Sir很难喜欢的电影。

  可以这么概括——

  一篇优秀作文。

  文笔很优美,结构很清晰,得分也很高。

  但只有在应试场合你才会给它好评。

  一旦回归了真实生活,你还有兴趣读那些作文吗?哪怕它们文笔再优美,引用了再多的名言警句,把道理讲得多么振振有词。

  《不虚此行》,有点虚。

  首先,虚在社会。

  《不虚此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漂编剧。

  因为剧本难产,大环境衰落,为了生计意外接受了给死者写悼词的工作。

  他力求把每一份悼词写得触动人心,在不同家庭的故事中,逐渐回归初心、发现自我。

  胡歌这次走的文艺丧颓风,也跟是枝裕和《比海更深》里中年失婚、靠老妈救助的穷作家非常相似。

  而因为题材丧葬有关,让人想跟《入殓师》联系起来。

  但问题在于。

  入殓师这个职业虽然小众,但你知道是确实存在的。

  但,写悼词?

  真的有这么一个职业吗?你身边听说过专门请写手写悼词的真实案例吗?从去世到举办葬礼,这中间的过程很赶,谁会找一个陌生人给他时间慢慢了解死者,觉得他能比熟人写得更到位,更真情实感?

  抱歉,这个设定从一开始就让Sir的情感没法带入。

  只感觉像极了那些,写作文的时候为了拿高分编出来的,在现实里又不会发生的“好故事”。

  好吧,我们暂时搁置争议。

  姑且认为导演设置这么一出,是以悼词为切入点,讲述中国普通人的故事。

  那就看看那些普通人的故事如何。

  比如,男主的困惑。

  是他陷入了精神内耗,普通人的故事不够戏剧化,写出来“没意义”。

  这真的是一个很虚的困惑。

  好像现实中编剧行业更大问题,都与他无关——

  比如小编剧只能给大编剧当枪手,没有署名;

  收入少得可怜;

  投资方随意改剧本;

  文艺理念,被狗血、反转、低幼撒糖等甲方需求摁在地上摩擦。

  男主好像完美避开这些烦恼。

  他只烦恼于,咦,我的灵感咋没了呢。

  男主的生活状况。

  一个中年单身北漂,生活总该捉襟见肘吧。

  但导演对普通人生活的想象,几乎就跟社会新闻差不多刻板。

  长年不做饭,只吃泡面,出租屋很小,给爸妈打电话时故意骗说生活很顺利,给亲戚包大红包,来掩饰收入的窘迫。

  他,很宅。

  没有生活经验,所以写不出鲜活的故事。

  写悼词,为男主注入了真实的生命经验,反哺于他的创作。

  如果要这么说,也能说得过去。

  可遗憾的是,男主经历的一个个故事,整体呈现也显得单薄,无法令人信服这样的故事就能重新召唤回他心中的缪斯。

  他笔下的普通人。

  和他这个悼词写手一样,看上去都是浮在真实社会之上的。

  看看你生活中有多少个这样的“普通人”——

  家住三房一厅的体制内领导,要争夺北京二环豪宅遗产的兄妹,患癌后毫无经济负担的退休老人,创业几年拿到千万融资的小老板,拥有高薪稳定工作、配音一做就成了圈内网红的斜杠青年……

  Sir当然不是说电影非得拍我们熟悉的日常。

  导演当然可以拍平时见不到的事物,因为电影本身就是要拓展我们的视野和经验的。

  但全员都这么遥远。

  而且还标榜“普通人”要得到观众的共情。

  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果然,国产片标榜的普通人,愿意附身倾听的困境,和几年工资没涨的我们之间,仍然隔着一条东非大裂谷。

  就算不提收入和职业。

  这些角色也感觉像是童话里的人,是派来给男主送福利。

  他们纷纷对男主说:“我听说你就是最好的。”

  然而直到电影结尾,你都听不到任何多少男主写的悼词。

  当然,你可以理解这是导演有意的反向操作——

  直接把悼词念出来,就落了俗套。

  男主不念,才让你有想象空间。

  用外界对男主的反馈作为侧面描写,来表达出他写得多么真挚动人。

  但然后呢?

  省略了悼词,是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给了观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没有达到效果的反套路,还不如套路。

  变成了导演“你看我多清新脱俗”的自我标榜和自娱自乐。

  导演非常努力地想要让每一段逝者故事接近观众,刻意结合了现实议题:

  丧偶式育儿、老年人孤独、抑郁症青年、创业者猝死……

  但在处理上,导演却让逝者生前的故事,全部交给了他者的叙述。

  一个帮助观众理解的闪回镜头都没有,构成了电影主体的逝者,枯燥得像绿幕布景板。

  同时,推动情节和角色塑造,全都是靠长篇幅、书面化的台词,机械得像从正能量心理学文章里摘抄下来一样。

  配角都是工具。

  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烘托男主在写悼词的“体验生活”中,完成“我自己也能被写进剧本”的自我确证,自我成长。

  第二个虚,则是虚在表达。

  Sir最核心的疑问是——

  从编剧转向写悼词,这份和观察生活、甚至与创作都强相关的工作,到底哪里让人痛苦了?

  它需要这么长时间的自我和解吗?

  它干扰到职业之外,正常的剧本创作了吗?

  能从事和本专业不遥远的工作,还能在北京相对稳定地活下去,已经是无数现实中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愿景。

  男主的纠结,本质与创作无关,也和这个时代青年的困惑无关。

  甚至带着一种“必须如此”的正能量。

  前面说到,其中一位逝者是猝死的创业人士。

  男主明明已经决定——他不该写任何文字的悼词,而是应该由曾经与逝者并肩作战的员工,一个个分享对老板的“感恩”……

  这情节,本来就像是宣传片。

  但结尾居然还能比!这!更!做!作!

  男主来到创业人的办公室(为了观察生活嘛)。

  踩在人家曾经加完班就骑的动感单车,看着墙上贴的像是来自三十年前的风景名胜画,突然感受到逝者生前的奋斗、热血、激情……

  于是。

  男主和解了,不丧了,豁然开朗了。

  不再羞愧于悼词人身份,决定回家看看,跟父母坦白;

  不再一副颓丧样子,决定拾起没写完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他自己。

  就这样。

  男主从此成为一个既能靠悼词吃饱饭,又能发展兴趣、追求自我的……

  不躺平中年。

  在很多对电影的评价里,一个词被反复提及——

  日系风格,清新治愈。

  但Sir觉得,《不虚此行》就像是前些年《你的名字。》爆红后,那些矫揉造作的一键滤镜。

  电影只搬运了日系叙事的慢,冷清的色调这些“小清新”审美,却丝毫不敢触碰日系治愈的内核。

  与其说是用豁达治愈伤痛。

  不如说是用更赤裸的真实治愈虚伪。

  打碎那些麻醉普通人的鸡汤。

  在日本电影里,创作者似乎都是有默契的——

  他们喜欢用最接近真实的戏剧性,还原出普通人生活中的残忍与庸常,并将这份不可改变的本质,转化成让人会心一笑的黑色幽默。

  这种黑色幽默。

  是《入殓师》里,男主第一次自己给逝者化妆,就遇到了传统价值里“男不男、女不女”的边缘人,却从此坚定了对这份职业的尊敬,明白到自己从前对入殓师的偏见多么幼稚。

  也是《比海更深》里,不入流的中年穷作家,嘴上说着要好好努力,却寄望着彩票可以改变生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家人狼狈不堪地找着那张弄丢的彩票。

  真正关照普通人的电影,从来不是为了煮一碗鸡汤,麻醉这一生都无法获得时代专宠的芸芸众生。

  比起假惺惺地写赞歌,“再平凡的人都能活成主角”。

  我们更需要的是——

  不粉饰,不谬赞,不傲慢,穿过一切必须如此的口号,跳进普通人充满泥泞,也可以从泥泞中挣扎爬起的生活。

  你终究知道。

  你写过了很多漂亮的作文,但他们唯一的作用只是为了得分。

  阅卷老师知道你在说谎,你也知道阅卷老师知道你在说谎,但你们互相配合,完成了一场各取所需的表演。

  可后来你为什么不再写作文了?

  也不再读作文了?

  生活,可不吃那一套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老板娘没有假期

  原标题:《唉,胡歌写的满分作文》

  阅读原文